蘇州秋色·(三)

旅行攝影,攝影旅行
回覆文章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D3(2023.11.24):平江路,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留園,觀前街
附加檔案
 今天是抵蘇的第四天,正常該不用做核酸,但所有景點都要求要有48小時核酸,如漏做一天,不小心過了48小時,景點進不了就麻煩了,而且免費,那就不用省了。
 今天是抵蘇的第四天,正常該不用做核酸,但所有景點都要求要有48小時核酸,如漏做一天,不小心過了48小時,景點進不了就麻煩了,而且免費,那就不用省了。
20221124_070405a.jpg (201.62 KiB) 已瀏覽 4547 次
 昨日早餐左轉,今天右轉,不經不覺走了400米到了拙政園門口,早餐多了選擇。
 昨日早餐左轉,今天右轉,不經不覺走了400米到了拙政園門口,早餐多了選擇。
20221124_075009a.jpg (160.64 KiB) 已瀏覽 4547 次
 嚐嚐蟹黃麵,感覺和昨晚的蟹黃包一樣有點兒腥,¥68。
 嚐嚐蟹黃麵,感覺和昨晚的蟹黃包一樣有點兒腥,¥68。
20221124_073034a.jpg (121.87 KiB) 已瀏覽 4547 次
 跟著搬到一公里外,平江路上的青年旅舍。<br /><br /> 來此第四日,還要打電話12345到街道辦報備,防疫很認真,難怪蘇州一直少疫情。
 跟著搬到一公里外,平江路上的青年旅舍。

 來此第四日,還要打電話12345到街道辦報備,防疫很認真,難怪蘇州一直少疫情。
20221124_085026a.jpg (253.72 KiB) 已瀏覽 4547 次
 喜歡青年旅舍的氣氛。
 喜歡青年旅舍的氣氛。
20221124_085010a.jpg (109.54 KiB) 已瀏覽 4547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平江路

 平江河是古城內“三橫四直”幹流中第四直河,平江路是一條沿河的小路,附近一帶街區是蘇州古城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


平江路的歷史故事:
CCTV4:《記住鄉愁 第五季》第七集 蘇州平江路----狀元街 義當先
附加檔案
 平江路南入口,亭內有一刻有蘇州古城的黑石碑,初時以為是普通平面圖,原來是有八百多年歷史的舊蘇州城平面圖《平江圖》,真跡在文廟旁的蘇州碑刻博物館內,宋時蘇州稱“平江”,取名緣於此。
 平江路南入口,亭內有一刻有蘇州古城的黑石碑,初時以為是普通平面圖,原來是有八百多年歷史的舊蘇州城平面圖《平江圖》,真跡在文廟旁的蘇州碑刻博物館內,宋時蘇州稱“平江”,取名緣於此。
20221125_112249a.jpg (179.93 KiB) 已瀏覽 4517 次
 八百多年來,平江路的河流形態、街道建制不但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地保留著“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平江路算是蘇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附近古跡甚多。
 八百多年來,平江路的河流形態、街道建制不但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地保留著“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平江路算是蘇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附近古跡甚多。
20221125_112157a.jpg (224.57 KiB) 已瀏覽 4517 次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河道兩旁都是些上了年紀的老房子,外牆多已斑駁,卻如丹青淡剝。牆面剝落處又攀生出許多的藤蘿蔓草,隨風搖曳,神采靈動。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河道兩旁都是些上了年紀的老房子,外牆多已斑駁,卻如丹青淡剝。牆面剝落處又攀生出許多的藤蘿蔓草,隨風搖曳,神采靈動。
20221124_090121a.jpg (187.69 KiB) 已瀏覽 4517 次
 沿河大多數舊房子都重新粉刷且改建成餐廳或商店了,但仍保持比較樸素的風格,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沿河大多數舊房子都重新粉刷且改建成餐廳或商店了,但仍保持比較樸素的風格,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20221125_112510a.jpg (217.94 KiB) 已瀏覽 4517 次
 這裡的商店也主要以蘇州文化產品為主。
 這裡的商店也主要以蘇州文化產品為主。
20221125_112549a.jpg (205.5 KiB) 已瀏覽 4517 次
 所住青旅也低調地隱入民居中。
 所住青旅也低調地隱入民居中。
20221125_112642a.jpg (258.18 KiB) 已瀏覽 4517 次
 狀元也有博物館。<br /><br /> 中國歷史上先後有60名狀元、1,500餘名進士出自蘇州。其中這條街就出了17名狀元。
 狀元也有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先後有60名狀元、1,500餘名進士出自蘇州。其中這條街就出了17名狀元。
20221124_083448a.jpg (152.38 KiB) 已瀏覽 4517 次
 遵守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平江路更沒有將居民遷出進行大規模的商業開發,這裡也因此散發出一份迥異於麗江等古城的生活氣息。
 遵守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平江路更沒有將居民遷出進行大規模的商業開發,這裡也因此散發出一份迥異於麗江等古城的生活氣息。
20221124_090309a.jpg (289.4 KiB) 已瀏覽 4517 次
 兩側支巷多為歷史悠久的小巷,保持“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特色,與平江河組成水鄉的特色。所以就算沒去蘇州周圍的水鄉,在蘇州市內仍能感受到江南水城的特色。
 兩側支巷多為歷史悠久的小巷,保持“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特色,與平江河組成水鄉的特色。所以就算沒去蘇州周圍的水鄉,在蘇州市內仍能感受到江南水城的特色。
20221124_090902a.jpg (154.59 KiB) 已瀏覽 4517 次
 這幾天的路程如超過五百米基本上是打車了,但平江路全長是1606米,不經不覺由南端走到北端,拙政園、蘇州博物館一帶了。
 這幾天的路程如超過五百米基本上是打車了,但平江路全長是1606米,不經不覺由南端走到北端,拙政園、蘇州博物館一帶了。
20221124_092106a.jpg (232.8 KiB) 已瀏覽 4517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蘇州博物館與貝聿銘
附加檔案
 館方派出親善大使來迎接貴賓。
 館方派出親善大使來迎接貴賓。
20221124_092511a.jpg (156.78 KiB) 已瀏覽 4504 次
 使唔使咁熱情呢?
 使唔使咁熱情呢?
20221124_092543a.jpg (136.83 KiB) 已瀏覽 4504 次
 早就聽聞蘇州博物館由世界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之前覺得怪怪地,坦白說是不倫不類,但到現場感覺完全不一樣,博物館外觀既保留了江南民居傳統建築粉牆黛瓦的風格,同時又融入了創新元素。
 早就聽聞蘇州博物館由世界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之前覺得怪怪地,坦白說是不倫不類,但到現場感覺完全不一樣,博物館外觀既保留了江南民居傳統建築粉牆黛瓦的風格,同時又融入了創新元素。
20221124_092907a.jpg (112.02 KiB) 已瀏覽 4504 次
 入口大廳,連接著博物館的其他功能區。大廳屋頂框架線由正方形和三角形構成,貝聿銘先生擅長用幾何圖形,特別是三角形,很多建築作品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都留有三角形符號作印記。
 入口大廳,連接著博物館的其他功能區。大廳屋頂框架線由正方形和三角形構成,貝聿銘先生擅長用幾何圖形,特別是三角形,很多建築作品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都留有三角形符號作印記。
20221124_101445a.jpg (123.04 KiB) 已瀏覽 4504 次
 最漂亮是中庭花園。
 最漂亮是中庭花園。
20221124_093926a.jpg (141.9 KiB) 已瀏覽 4504 次
 庭園中的片石假山,山石經過加工設計後“以壁為紙,以石為繪”,成為了一副水墨山水畫。而牆背後的那片樹,是拙政園的,借用拙政園的景,使得整個畫面感顯的更加生動形象。
 庭園中的片石假山,山石經過加工設計後“以壁為紙,以石為繪”,成為了一副水墨山水畫。而牆背後的那片樹,是拙政園的,借用拙政園的景,使得整個畫面感顯的更加生動形象。
20221124_093801a.jpg (139.62 KiB) 已瀏覽 4504 次
 花卉和樹木是園林的重要元素,也是貝聿銘的設計重點。無論是植物的種類、風格還是樹齡,他都親自甄選,苛刻地把控每一處細節。<br /><br /> 中庭園林以簡潔為主,沒有太多樹木,除了有山水畫中不可缺少的松、竹,還有蘇州的市花----桂花,充份尊重當地文化,十月份來才有機會一睹桂花芳容了。
 花卉和樹木是園林的重要元素,也是貝聿銘的設計重點。無論是植物的種類、風格還是樹齡,他都親自甄選,苛刻地把控每一處細節。

 中庭園林以簡潔為主,沒有太多樹木,除了有山水畫中不可缺少的松、竹,還有蘇州的市花----桂花,充份尊重當地文化,十月份來才有機會一睹桂花芳容了。
20221124_094205a.jpg (125.69 KiB) 已瀏覽 4504 次
 白色牆面,灰色框邊,幾何圖形,現代亭榭,山水園林,還有一些剪影效果。清晰的輪廓,不失中國風韻,看似十分古樸,卻又充滿現代感。中西完美結合,極具美感,富有視覺衝擊力。
 白色牆面,灰色框邊,幾何圖形,現代亭榭,山水園林,還有一些剪影效果。清晰的輪廓,不失中國風韻,看似十分古樸,卻又充滿現代感。中西完美結合,極具美感,富有視覺衝擊力。
20221124_093817a.jpg (115.59 KiB) 已瀏覽 4504 次
 餐飲部也不經意地融入庭院的氣氛。
 餐飲部也不經意地融入庭院的氣氛。
20221124_093701a.jpg (195.11 KiB) 已瀏覽 4504 次
 傳統木質房梁由玻璃和鋼材取代,解決了傳統中式建築在採光方面受限的問題,這也是貝聿銘“讓光線來作設計”這一理念的精髓所在。
 傳統木質房梁由玻璃和鋼材取代,解決了傳統中式建築在採光方面受限的問題,這也是貝聿銘“讓光線來作設計”這一理念的精髓所在。
20221124_100341a.jpg (174.63 KiB) 已瀏覽 4504 次
 來參觀蘇州博物館的遊客不少都是慕名來參觀這座建築,館內也有一小室專門介紹設計者貝聿銘。<br /><br /> 貝聿銘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蘇州望族之後裔,1917 年出生在廣東番禺,1935 年移民美國,1955 年創立了貝氏建築事務所,其設計作品遍佈全球。貝聿銘先生有諸多著名代表作,例如香港中銀大廈、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以及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等。
 來參觀蘇州博物館的遊客不少都是慕名來參觀這座建築,館內也有一小室專門介紹設計者貝聿銘。

 貝聿銘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蘇州望族之後裔,1917 年出生在廣東番禺,1935 年移民美國,1955 年創立了貝氏建築事務所,其設計作品遍佈全球。貝聿銘先生有諸多著名代表作,例如香港中銀大廈、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以及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等。
20221124_101642a.jpg (113.64 KiB) 已瀏覽 4504 次
 2004 年,時年已 85 歲高齡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接手了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專案。新館緊鄰著名景點拙政園和獅子林這兩座傳統蘇州園林,同時也與蘇州市的多處著名地標遙相對望。要設計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同時這座建築又要與周圍傳統建築完美融合,對任何人而言,這個項目無疑挑戰重重。
 2004 年,時年已 85 歲高齡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接手了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專案。新館緊鄰著名景點拙政園和獅子林這兩座傳統蘇州園林,同時也與蘇州市的多處著名地標遙相對望。要設計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同時這座建築又要與周圍傳統建築完美融合,對任何人而言,這個項目無疑挑戰重重。
20221124_101720a.jpg (76.76 KiB) 已瀏覽 4504 次
 蘇州博物館設計-第二稿, 蘇州博物館的設計理念遵循“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br /><br /> 相信也只有貝聿銘他能令這創新的博物館建在拙政園旁邊,如其他人提出來這樣方案,估計多數都會被似笨忍這類保守派的口水噴死在萌芽中了。
 蘇州博物館設計-第二稿, 蘇州博物館的設計理念遵循“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

 相信也只有貝聿銘他能令這創新的博物館建在拙政園旁邊,如其他人提出來這樣方案,估計多數都會被似笨忍這類保守派的口水噴死在萌芽中了。
20221124_101708a.jpg (138.41 KiB) 已瀏覽 4504 次
 功能劃分明確,中心部分是入口處、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西部為展區;東部為現代美術畫廊、教育設施、茶水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區等。
 功能劃分明確,中心部分是入口處、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西部為展區;東部為現代美術畫廊、教育設施、茶水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區等。
DJI_0727a.jpg (272.1 KiB) 已瀏覽 4481 次
 果然如要求那樣:“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
 果然如要求那樣:“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
DJI_0724a.jpg (197.07 KiB) 已瀏覽 4481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可能是受用地限制,加上“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設計要求, 對比很多大城市的博物館並不算大,展品也不算多,是一個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不過蘇州並不滿足於此,去年(2021)有一間新館(蘇州博物館西館)在蘇州西郊開幕,但估計參觀人數該遠不及本館。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廳“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在一層, “吳門書畫”在二層;特展廳在負一層。

 展地不大,那就專心展出本地的特色也好。
附加檔案
吳地遺珍廳----爭伯春秋室:<br /> 春秋戰國時期,大國爭霸是那時代主旋律,吳越之地出產優質的青銅劍,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還是《越絕書》中說的湛盧、純均等名劍,也都出自吳越。
吳地遺珍廳----爭伯春秋室:
 春秋戰國時期,大國爭霸是那時代主旋律,吳越之地出產優質的青銅劍,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還是《越絕書》中說的湛盧、純均等名劍,也都出自吳越。
20221124_095314a.jpg (148.73 KiB) 已瀏覽 4480 次
吳中風雅廳----錦繡浮生室:<br /> 宋元以來,江南便是我國絲織業中心之一,及至清明,更有“衣被天下”之稱。當時官營的織造機構,也以江甯、蘇州、杭州三地最為倚重,其中蘇州織造局除特供上用、官用織染緙繡、鍛疋服飾外,入清以來,還兼任宮廷多餘物質的行銷,故從“宮廷樣,蘇州匠”演為“蘇州樣,廣州匠”的時諺,盡可窺知蘇州織造局所帶動的社會文化風尚的趨變。
吳中風雅廳----錦繡浮生室:
 宋元以來,江南便是我國絲織業中心之一,及至清明,更有“衣被天下”之稱。當時官營的織造機構,也以江甯、蘇州、杭州三地最為倚重,其中蘇州織造局除特供上用、官用織染緙繡、鍛疋服飾外,入清以來,還兼任宮廷多餘物質的行銷,故從“宮廷樣,蘇州匠”演為“蘇州樣,廣州匠”的時諺,盡可窺知蘇州織造局所帶動的社會文化風尚的趨變。
20221124_094336a.jpg (122.5 KiB) 已瀏覽 4480 次
 如非在錦繡室,一定把它當作筆墨畫。
 如非在錦繡室,一定把它當作筆墨畫。
20221124_094412a.jpg (124.44 KiB) 已瀏覽 4480 次
吳中風雅廳----書齋長物室<br /> 如何營構一個迥俗的讀書空間,並配之以雅致的傢俱及器物陳設,經營起一個兼具知性與美感的書齋生活世界,這對於明代中期以來普遍的文人來說,甚至已成為比讀書本身更為重要的追求。
吳中風雅廳----書齋長物室
 如何營構一個迥俗的讀書空間,並配之以雅致的傢俱及器物陳設,經營起一個兼具知性與美感的書齋生活世界,這對於明代中期以來普遍的文人來說,甚至已成為比讀書本身更為重要的追求。
20221124_094908a.jpg (112.59 KiB) 已瀏覽 4480 次
 窗外比窗內更吸引。
 窗外比窗內更吸引。
20221124_095653a.jpg (163.82 KiB) 已瀏覽 4480 次
 植物的柔美與建築的剛硬相互映襯,營造出剛柔相濟的和諧之美,也是傳統蘇州園林的精髓之一。
 植物的柔美與建築的剛硬相互映襯,營造出剛柔相濟的和諧之美,也是傳統蘇州園林的精髓之一。
20221124_095542a.jpg (184.48 KiB) 已瀏覽 4480 次
 自然光可以通過屋頂上的百葉窗傾瀉而下,既環保又自然。
 自然光可以通過屋頂上的百葉窗傾瀉而下,既環保又自然。
20221124_094701a.jpg (124.15 KiB) 已瀏覽 4480 次
 位於負一層的特展廳,此時正在展出湖南省博物館借出的馬王堆漢墓藏品展。湖南省博物館也相當給面子,此為朱地彩繪漆棺,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但也有所保留,最著名的千年女屍並未隨展。
 位於負一層的特展廳,此時正在展出湖南省博物館借出的馬王堆漢墓藏品展。湖南省博物館也相當給面子,此為朱地彩繪漆棺,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但也有所保留,最著名的千年女屍並未隨展。
20221124_101034a.jpg (107.37 KiB) 已瀏覽 4480 次
 樓上樓下通過此輕盈的庭院樓梯來連接。<br /><br /> 四個常設展廳共十九室,留待大家自己去探索了。
 樓上樓下通過此輕盈的庭院樓梯來連接。

 四個常設展廳共十九室,留待大家自己去探索了。
20221124_101252a.jpg (114.11 KiB) 已瀏覽 4480 次
 現代美術畫廊。
 現代美術畫廊。
20221124_102231a.jpg (101.04 KiB) 已瀏覽 4480 次
 蘇州博物館建築本身有些喧賓奪主的感覺,但能把人們吸引進博物館了解文化歷史,也算是很成功的。
 蘇州博物館建築本身有些喧賓奪主的感覺,但能把人們吸引進博物館了解文化歷史,也算是很成功的。
20221124_102412a.jpg (124.12 KiB) 已瀏覽 4480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忠王府

 清咸豐十年(1860年)5月15日,數萬太平軍在忠王李秀成的統領下自天京出發開始東征;一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6月2日即抵蘇州城下,全面佔領蘇州。入城後,李秀成住進拙政園並加以擴建,並將之改名為忠王府。
附加檔案
 蘇州博物館的出口在東邊,一出去就是忠王府,其實都屬於蘇州博物館。忠王府自1960年起原本是蘇州博物館展覽場地,但在西邊的新館在2006年落成後,忠王府作為蘇州博物館的一部分,已不承擔文物展示的 職能,“太平天國忠王府復原陳列”成為其新的重任,是當年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築物。
 蘇州博物館的出口在東邊,一出去就是忠王府,其實都屬於蘇州博物館。忠王府自1960年起原本是蘇州博物館展覽場地,但在西邊的新館在2006年落成後,忠王府作為蘇州博物館的一部分,已不承擔文物展示的 職能,“太平天國忠王府復原陳列”成為其新的重任,是當年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築物。
20221124_102546a.jpg (149.92 KiB) 已瀏覽 4455 次
 這是忠王府的正殿,也是議政議事的地方。
 這是忠王府的正殿,也是議政議事的地方。
20221124_103018a.jpg (159.1 KiB) 已瀏覽 4455 次
 禮拜堂,當年太平天國如果能夠成功推翻清朝,很多東西可能有很大不同。
 禮拜堂,當年太平天國如果能夠成功推翻清朝,很多東西可能有很大不同。
20221124_103252a.jpg (127.88 KiB) 已瀏覽 4455 次
 在忠王府正殿東側戲廳內,還保留了一座大型的室內戲臺,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李秀成攻克蘇州後所建,是目前國內保存完好的室內古典戲臺之一。
 在忠王府正殿東側戲廳內,還保留了一座大型的室內戲臺,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李秀成攻克蘇州後所建,是目前國內保存完好的室內古典戲臺之一。
20221124_104018a.jpg (154.62 KiB) 已瀏覽 4455 次
 因為忠王府是在拙現園的原址擴建的,仍保留一些拙政園的遺蹟。<br /><br /> 臥虯堂,拙政園主王獻臣原是官宦失意歸田之士,與吳中才子文徵明、唐寅、祝枝山等相惜相慕,時相過從。仲春時節,藤飛花放,獻臣常在園中宴飲諸子,飲酒品茗之間,詩興大發,佳句迭出。相傳當年聚飲之處名為“臥虯堂”,臥虯既因藤蟠屈似龍而名,又隱寓名士遁世隱逸之意,反映了明代中後期,宦官擅權,士予孤傲獨立的心態。
 因為忠王府是在拙現園的原址擴建的,仍保留一些拙政園的遺蹟。

 臥虯堂,拙政園主王獻臣原是官宦失意歸田之士,與吳中才子文徵明、唐寅、祝枝山等相惜相慕,時相過從。仲春時節,藤飛花放,獻臣常在園中宴飲諸子,飲酒品茗之間,詩興大發,佳句迭出。相傳當年聚飲之處名為“臥虯堂”,臥虯既因藤蟠屈似龍而名,又隱寓名士遁世隱逸之意,反映了明代中後期,宦官擅權,士予孤傲獨立的心態。
20221124_104122a.jpg (112.89 KiB) 已瀏覽 4454 次
 1864年6月,湘軍攻陷天京(南京),李秀成被俘後在獄中寫下數萬字的《李秀成自述》,追述自己的經歷和太平天國的歷史,後被曾國藩殺害,年僅42歲。後來李鴻章寫信予曾國藩,表示在閱覽完《李秀成自述》後,也感動讚譽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1864年6月,湘軍攻陷天京(南京),李秀成被俘後在獄中寫下數萬字的《李秀成自述》,追述自己的經歷和太平天國的歷史,後被曾國藩殺害,年僅42歲。後來李鴻章寫信予曾國藩,表示在閱覽完《李秀成自述》後,也感動讚譽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20221124_103845a.jpg (133.86 KiB) 已瀏覽 4454 次
 忠王府的正門口,也是蘇州博物館的出口。
 忠王府的正門口,也是蘇州博物館的出口。
20221124_104804a.jpg (140.56 KiB) 已瀏覽 4454 次
 可能是接受了,比較現代的蘇州博物館與傳統的的忠王府並排在一起,並沒有感到違和感。
 可能是接受了,比較現代的蘇州博物館與傳統的的忠王府並排在一起,並沒有感到違和感。
DJI_0722a.jpg (191.16 KiB) 已瀏覽 4454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拙政園

 拙政園是明朝正德年間所建,其後多次易主,前後三十幾位園主,他們都曾補建、擴建這裡,使之成為今天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現存樣貌大多是清末時所形成的。拙政園名稱的由來,是當初的主人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鄉後,建了此園,取西晉文人潘岳的閒居賦中的典故,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當做自己(拙者)的政事,表現出官場很失意的樣子。

 作為江南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齊名,位居“中國四大名園”之首,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全園以水為中心,用繁茂花木作為穿插設計,盡顯江南水鄉之美。其主要分為分為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各具特色。

門票:70元


拙政園的歷史故事:
《江南文脈》園林篇 第16集 蘇州·拙政園
附加檔案
 拙政園入口離蘇州博物館約百步之遙,門口有人兜賣團體票,據說便宜一些,但為免麻煩還是算了。但不理別人似不太禮貌,請其為自己拍此行的第一張留影,人醜拍不出帥照,拍了十五張才選到一張出來。
 拙政園入口離蘇州博物館約百步之遙,門口有人兜賣團體票,據說便宜一些,但為免麻煩還是算了。但不理別人似不太禮貌,請其為自己拍此行的第一張留影,人醜拍不出帥照,拍了十五張才選到一張出來。
20221124_105525a.jpg (178.72 KiB) 已瀏覽 4438 次
 中園又稱“複園”,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中園又稱“複園”,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20221124_112344a.jpg (228.36 KiB) 已瀏覽 4438 次
 梧竹幽居,建築風格獨特的一座亭,為中部池東的觀賞主景。此亭背靠長廊,面對廣池,旁有梧桐遮蔭、翠竹生情。亭的絕妙之處還在於四周白牆開了四個圓形洞門,洞環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疊交錯的分圈、套圈、連圈的奇特景觀。
 梧竹幽居,建築風格獨特的一座亭,為中部池東的觀賞主景。此亭背靠長廊,面對廣池,旁有梧桐遮蔭、翠竹生情。亭的絕妙之處還在於四周白牆開了四個圓形洞門,洞環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疊交錯的分圈、套圈、連圈的奇特景觀。
20221124_124102a.jpg (264.86 KiB) 已瀏覽 4438 次
 鑿池引水,疊石為山,假山上的待霜亭此時終於等到它的紅葉了。
 鑿池引水,疊石為山,假山上的待霜亭此時終於等到它的紅葉了。
D75_0640a.jpg (241.94 KiB) 已瀏覽 4438 次
 見山樓,見山樓是拙政園的標誌性建築,門票上印的就是這裡。這座小樓,三面環水,兩側傍山。上層為見山樓,底層被稱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設吳王靠,小憩時憑靠可觀魚、賞荷。
 見山樓,見山樓是拙政園的標誌性建築,門票上印的就是這裡。這座小樓,三面環水,兩側傍山。上層為見山樓,底層被稱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設吳王靠,小憩時憑靠可觀魚、賞荷。
D75_0646a.jpg (170.56 KiB) 已瀏覽 4438 次
 但這時見山樓被它身上的紅葉搶盡了風頭。
 但這時見山樓被它身上的紅葉搶盡了風頭。
D75_0647a.jpg (195.33 KiB) 已瀏覽 4438 次
 見山樓,原名夢隱樓,為相傳此樓清鹹豐年間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辦公之所,因覺此樓名過於消極故改為見山樓。 取自陶淵明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此可將中園美景盡收眼底,上樓可經過爬山廊到達。
 見山樓,原名夢隱樓,為相傳此樓清鹹豐年間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辦公之所,因覺此樓名過於消極故改為見山樓。 取自陶淵明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此可將中園美景盡收眼底,上樓可經過爬山廊到達。
D75_0675a.jpg (195.06 KiB) 已瀏覽 4438 次
 也可以通過隱秘的假山石級到達。
 也可以通過隱秘的假山石級到達。
D75_0685a.jpg (214.55 KiB) 已瀏覽 4438 次
 香洲,用的是屈原筆下“芳洲”的典故,《楚辭》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的句子。古時常以香草來比喻清高之士,此處以荷花景觀來喻意香草。船頭是台,前艙是亭,中艙為榭,船尾是閣,閣上起樓,線條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當。
 香洲,用的是屈原筆下“芳洲”的典故,《楚辭》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的句子。古時常以香草來比喻清高之士,此處以荷花景觀來喻意香草。船頭是台,前艙是亭,中艙為榭,船尾是閣,閣上起樓,線條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當。
D75_0730a.jpg (228.17 KiB) 已瀏覽 4438 次
 香洲為“舫”式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在中國古典園林眾多的石舫中,拙政園香洲大概稱得上是造型最為美觀的一個。
 香洲為“舫”式結構,有兩層艙樓,通體高雅而灑脫。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在中國古典園林眾多的石舫中,拙政園香洲大概稱得上是造型最為美觀的一個。
20221124_123414a.jpg (229.52 KiB) 已瀏覽 4429 次
 遠香堂,遠香堂為四面廳,是拙政園中部的主體建築。堂北平臺寬敞,池水曠朗清澈。堂名取周敦頤《愛蓮說》中“香遠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葉田田,荷風撲面,清香遠送,是賞荷的佳處。
 遠香堂,遠香堂為四面廳,是拙政園中部的主體建築。堂北平臺寬敞,池水曠朗清澈。堂名取周敦頤《愛蓮說》中“香遠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葉田田,荷風撲面,清香遠送,是賞荷的佳處。
20221124_121624a.jpg (232.51 KiB) 已瀏覽 4429 次
 堂內裝飾透明玲瓏的玻璃落地長窗,規格整齊,感覺輕盈。由於長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盡收眼底,猶如觀賞山水長卷。
 堂內裝飾透明玲瓏的玻璃落地長窗,規格整齊,感覺輕盈。由於長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盡收眼底,猶如觀賞山水長卷。
D75_0715a.jpg (169.92 KiB) 已瀏覽 4429 次
 松風水閣:松、竹、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松樹經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蒼勁古拙的姿態常被畫入圖中,是中國園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松風水閣又名“聽松風處”,是看松聽濤之處。<br /><br /> 最左邊是小飛虹,是蘇州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古人以虹喻橋,用意絕妙。它不僅是連接水面和陸地的通道,而且構成了以橋為中心的獨特景觀,是拙政園的經典景觀。當時沒留意,難怪始終有人在那裡來來回回走拍片。
 松風水閣:松、竹、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松樹經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將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蒼勁古拙的姿態常被畫入圖中,是中國園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松風水閣又名“聽松風處”,是看松聽濤之處。

 最左邊是小飛虹,是蘇州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古人以虹喻橋,用意絕妙。它不僅是連接水面和陸地的通道,而且構成了以橋為中心的獨特景觀,是拙政園的經典景觀。當時沒留意,難怪始終有人在那裡來來回回走拍片。
D75_0714a.jpg (220.7 KiB) 已瀏覽 4429 次
 來蘇州前就是被拙政園的一張秋色航拍圖所吸引,想不到此行也非常順利拍到這張相片。
 來蘇州前就是被拙政園的一張秋色航拍圖所吸引,想不到此行也非常順利拍到這張相片。
DJI_0738a.jpg (238.27 KiB) 已瀏覽 4429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拙政園西園

 整座拙政園園林太大,根本不像私家園林,所以不少時間內由不同人分割居住管理。西園原為“補園”,特色是水面迂回,建築精美。
附加檔案
 波形廊在西花園與中花園交界處的一道水廊,這裡原來是一堵分隔中、西園的水牆,作為兩園之間的分界橫在那裡,聰明的人民借牆為廊,淩水而建,以一種絕處求生的高妙造園手法來打破這牆僵直、沉悶的局面,將廊的下部架空,猶如棧道一般,依水勢作成高低起伏、彎轉曲折狀,使景觀空間富於彈性,具有韻律美和節奏美。
 波形廊在西花園與中花園交界處的一道水廊,這裡原來是一堵分隔中、西園的水牆,作為兩園之間的分界橫在那裡,聰明的人民借牆為廊,淩水而建,以一種絕處求生的高妙造園手法來打破這牆僵直、沉悶的局面,將廊的下部架空,猶如棧道一般,依水勢作成高低起伏、彎轉曲折狀,使景觀空間富於彈性,具有韻律美和節奏美。
20221124_123501a.jpg (177.53 KiB) 已瀏覽 4431 次
 與誰同坐軒,小亭非常有特色,修成摺扇狀。名緣自蘇東坡有詞“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名“與誰同坐軒”。軒依水而建,平面形狀為扇形,屋面、軒門、窗洞、石桌、石凳及軒頂、燈罩、牆上匾額、半欄均成扇面狀,故又稱作“扇亭”。
 與誰同坐軒,小亭非常有特色,修成摺扇狀。名緣自蘇東坡有詞“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名“與誰同坐軒”。軒依水而建,平面形狀為扇形,屋面、軒門、窗洞、石桌、石凳及軒頂、燈罩、牆上匾額、半欄均成扇面狀,故又稱作“扇亭”。
20221124_123453a.jpg (215.17 KiB) 已瀏覽 4431 次
 西園曾經獨立過成為某家的私人園林,所以園林的配套也一應俱全。<br /><br /> 卅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為西花園的主體建築,南部稱“十八曼陀羅花館”,北部名“卅六鴛鴦館”,這是古建築中的一種鴛鴦廳形式,實際是在廳堂中間豎立一屏風,各擺一套傢俬陳設。 南廳是十八曼陀羅花館,曼陀羅花即山茶花。北廳因臨池曾養三十六對鴛鴦而得名。<br /><br /> 卅六鴛鴦館內頂棚採用拱型狀,既彎曲美觀,遮掩頂上樑架,又利用這弧形屋頂來反射聲音,增強音響效果,使得餘音嫋嫋,繞梁縈回。“卅六鴛鴦館”,南面宜冬北面宜夏,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地方。
 西園曾經獨立過成為某家的私人園林,所以園林的配套也一應俱全。

 卅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為西花園的主體建築,南部稱“十八曼陀羅花館”,北部名“卅六鴛鴦館”,這是古建築中的一種鴛鴦廳形式,實際是在廳堂中間豎立一屏風,各擺一套傢俬陳設。 南廳是十八曼陀羅花館,曼陀羅花即山茶花。北廳因臨池曾養三十六對鴛鴦而得名。

 卅六鴛鴦館內頂棚採用拱型狀,既彎曲美觀,遮掩頂上樑架,又利用這弧形屋頂來反射聲音,增強音響效果,使得餘音嫋嫋,繞梁縈回。“卅六鴛鴦館”,南面宜冬北面宜夏,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地方。
D75_0664a.jpg (120.38 KiB) 已瀏覽 4431 次
 留聽閣,為單層閣,體型輕巧,四周開窗,閣前置平臺,是賞秋荷聽雨的絕佳處。
 留聽閣,為單層閣,體型輕巧,四周開窗,閣前置平臺,是賞秋荷聽雨的絕佳處。
D75_0663a.jpg (200.43 KiB) 已瀏覽 4431 次
 浮翠閣,為八角形雙層建築,高大氣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綠草如茵,建築好像浮動於一片翠綠濃蔭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閣”。<br /><br />浮翠閣前面有一棵樟樹,在此蹭聽到一個故事:<br /> 古時候,在江浙很多城市流傳著這樣的習俗。江南的美女向來是小家碧玉,一般女孩子出嫁前基本不大出門的,那如何讓人知道家裡有個女兒呢?那就是女兒一出生,家裡就會種下一株香樟樹,香樟樹和女兒一起長大。有一天,香樟樹伸出了院子的圍牆,那就是女兒長大了,街坊四鄰就知道這家有個待嫁的女兒。這時候,媒婆自然就上門開始提親。女兒嫁出去的時候,香樟樹就被砍倒,做成兩個陪嫁的樟木箱子,並放入絲綢作為嫁妝,取“兩廂廝守(兩箱絲綢)”之意。<br /> 如真是一直呆在這塔樓裡,那跟坐牢有何區別?
 浮翠閣,為八角形雙層建築,高大氣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綠草如茵,建築好像浮動於一片翠綠濃蔭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閣”。

浮翠閣前面有一棵樟樹,在此蹭聽到一個故事:
 古時候,在江浙很多城市流傳著這樣的習俗。江南的美女向來是小家碧玉,一般女孩子出嫁前基本不大出門的,那如何讓人知道家裡有個女兒呢?那就是女兒一出生,家裡就會種下一株香樟樹,香樟樹和女兒一起長大。有一天,香樟樹伸出了院子的圍牆,那就是女兒長大了,街坊四鄰就知道這家有個待嫁的女兒。這時候,媒婆自然就上門開始提親。女兒嫁出去的時候,香樟樹就被砍倒,做成兩個陪嫁的樟木箱子,並放入絲綢作為嫁妝,取“兩廂廝守(兩箱絲綢)”之意。
 如真是一直呆在這塔樓裡,那跟坐牢有何區別?
D75_0658a.jpg (268.15 KiB) 已瀏覽 4431 次
 很漂亮的盆景。
 很漂亮的盆景。
20221124_113729a.jpg (276.46 KiB) 已瀏覽 4431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拙政園東園

 東園舊稱“歸田園居”,疏朗開闊,以田園風光為主。
附加檔案
 東園與中園通過「鵝」門相連通。
 東園與中園通過「鵝」門相連通。
D75_0722a.jpg (222.23 KiB) 已瀏覽 4419 次
 芙蓉榭前秋色。<br /><br /> 東園那麼多亭臺樓閣,但卻是秋色最濃的地方。
 芙蓉榭前秋色。

 東園那麼多亭臺樓閣,但卻是秋色最濃的地方。
D75_0587a.jpg (228.07 KiB) 已瀏覽 4419 次
 天泉亭。<br /><br /> 這裡的秋色絕對不會差過著名的天平山。
 天泉亭。

 這裡的秋色絕對不會差過著名的天平山。
20221124_125336a.jpg (296.5 KiB) 已瀏覽 4419 次
 蘭雪堂一角。
 蘭雪堂一角。
D75_0601a.jpg (237.5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75_0591a.jpg
D75_0591a.jpg (159.6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75_0622a.jpg
D75_0622a.jpg (251.07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75_0743a.jpg
D75_0743a.jpg (159.07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75_0607a.jpg
D75_0607a.jpg (295.66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75_0753a.jpg
D75_0753a.jpg (249.58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75_0751a.jpg
D75_0751a.jpg (210.37 KiB) 已瀏覽 4419 次
Map of Zhouzhengyuan.gif
Map of Zhouzhengyuan.gif (74.57 KiB) 已瀏覽 4419 次
DJI_0730a.jpg
DJI_0730a.jpg (237.92 KiB) 已瀏覽 4419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獅子林

 獅子林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屬於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門票:30元


獅子林的歷史故事:
《江南文脈》園林篇 第6集 蘇州·獅子林
附加檔案
 午餐再到吃早餐的餐廳嚐試他們的另一招牌麵,號稱三蝦麵,¥70。但只有蝦仁,感覺很普通,不知就這味道還是景點附近就這樣了。
 午餐再到吃早餐的餐廳嚐試他們的另一招牌麵,號稱三蝦麵,¥70。但只有蝦仁,感覺很普通,不知就這味道還是景點附近就這樣了。
20221124_132825a.jpg (131.53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獅子林入口院子裡四棵大銀杏正值金黃期。
 獅子林入口院子裡四棵大銀杏正值金黃期。
20221124_140605a.jpg (183.23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秋色關都關不住。
 秋色關都關不住。
20221124_141033s.jpg (165.93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第一大廳,原為貝氏家族祠堂。1917 年,上海顏料鉅賈貝潤生( 獅子林的假山據說有幾百隻假獅子,可惜笨忍一隻都看不出,幸好拍完這張相片,終於發現一個獅頭了。)花 80 萬銀元購得獅子林,用了將近 7 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並冠以&quot;獅子林&quot;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潤生原準備籌備開放,但因抗戰爆發而未能如願。解放後,貝氏後人將此園捐獻給國家。<br /><br /> 匾額“雲林逸韻”由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所題,稱讚元代畫家,獅子林的設計者之一倪瓚所作《獅子林全景圖》超凡脫俗。倪瓚,號雲林,“元四家”之一。
 第一大廳,原為貝氏家族祠堂。1917 年,上海顏料鉅賈貝潤生( 獅子林的假山據說有幾百隻假獅子,可惜笨忍一隻都看不出,幸好拍完這張相片,終於發現一個獅頭了。)花 80 萬銀元購得獅子林,用了將近 7 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並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潤生原準備籌備開放,但因抗戰爆發而未能如願。解放後,貝氏後人將此園捐獻給國家。

 匾額“雲林逸韻”由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所題,稱讚元代畫家,獅子林的設計者之一倪瓚所作《獅子林全景圖》超凡脫俗。倪瓚,號雲林,“元四家”之一。
D75_0760a.jpg (171.34 KiB) 已瀏覽 4391 次
 庭院中的湖石花台,石筍、玉蘭、牡丹,寓意“玉堂富貴”。
 庭院中的湖石花台,石筍、玉蘭、牡丹,寓意“玉堂富貴”。
D75_0762a.jpg (200.14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燕譽堂,也是住宅區的正廳。堂名出自《詩經·小雅· 車舝》“式燕且譽,好而無射”之句而名,意為燕而娛樂、始終不已之意。燕,古稱玄鳥,象徵吉祥 富貴。燕“通“宴”,意為安閒;“譽”通“豫”,意為歡樂。“燕譽堂”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以“燕譽”為堂名,意在主人與客同樂,歡聚一堂。
 燕譽堂,也是住宅區的正廳。堂名出自《詩經·小雅· 車舝》“式燕且譽,好而無射”之句而名,意為燕而娛樂、始終不已之意。燕,古稱玄鳥,象徵吉祥 富貴。燕“通“宴”,意為安閒;“譽”通“豫”,意為歡樂。“燕譽堂”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以“燕譽”為堂名,意在主人與客同樂,歡聚一堂。
D75_0764a.jpg (169.92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燕譽堂背面,原來燕譽堂也是鴛鴦廳。大廳內用屏門、掛落隔成南北兩部分,從內部看似兩廳相連,但佈置相異,裝飾、家俱、陳設各不相同,在功能上,前廳常為招待貴賓, 後廳為密友聚談,女眷歡聚的地方,故稱鴛鴦廳。
 燕譽堂背面,原來燕譽堂也是鴛鴦廳。大廳內用屏門、掛落隔成南北兩部分,從內部看似兩廳相連,但佈置相異,裝飾、家俱、陳設各不相同,在功能上,前廳常為招待貴賓, 後廳為密友聚談,女眷歡聚的地方,故稱鴛鴦廳。
D75_0765a.jpg (174.5 KiB) 已瀏覽 4391 次
 著名的九獅峰。九獅峰並不是一塊完整的巨石,而是用若干湖石鑲嵌接疊,但並沒有斧鑿的痕跡。粗看石峰。氣勢宏偉,細算石峰,是一群姿態不一,正在嬉鬧的獅子。據說,一共有九隻石獅在其中,所以叫做“九獅峰”。至於到底有幾隻,那就要看閣下的眼力了。“九”不一定是實數,也可能泛指很多的意思,如果閣下的眼力足夠好,說不定會找到九隻以上的獅子。如一隻都看不見,該與獅子林沒什麼緣份了。
 著名的九獅峰。九獅峰並不是一塊完整的巨石,而是用若干湖石鑲嵌接疊,但並沒有斧鑿的痕跡。粗看石峰。氣勢宏偉,細算石峰,是一群姿態不一,正在嬉鬧的獅子。據說,一共有九隻石獅在其中,所以叫做“九獅峰”。至於到底有幾隻,那就要看閣下的眼力了。“九”不一定是實數,也可能泛指很多的意思,如果閣下的眼力足夠好,說不定會找到九隻以上的獅子。如一隻都看不見,該與獅子林沒什麼緣份了。
D75_0767a.jpg (219.29 KiB) 已瀏覽 4391 次
 花園區的正廳“揖峰指柏軒”,為接待親朋密友之用,也是寫詩作畫之所。更早則是禪僧們談禪打機鋒的地方。
 花園區的正廳“揖峰指柏軒”,為接待親朋密友之用,也是寫詩作畫之所。更早則是禪僧們談禪打機鋒的地方。
D75_0769a.jpg (166.18 KiB) 已瀏覽 4391 次
 指柏軒的對面,走過一座弓形橋,就是園中的主體大假山,通常叫旱假山區。此假山奇峰林立,虯根繞石,算是獅子林的地標。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口,易迷路,據說當年乾隆也在此迷路,需要護衛“救駕”。有此傳說,幾乎每個遊客都像小朋友那樣捐山窿,看看自己能否省目過乾隆。但人多時挺搞笑,一路只能容一人通過,走錯要回頭,結果是你望我我望你。
 指柏軒的對面,走過一座弓形橋,就是園中的主體大假山,通常叫旱假山區。此假山奇峰林立,虯根繞石,算是獅子林的地標。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口,易迷路,據說當年乾隆也在此迷路,需要護衛“救駕”。有此傳說,幾乎每個遊客都像小朋友那樣捐山窿,看看自己能否省目過乾隆。但人多時挺搞笑,一路只能容一人通過,走錯要回頭,結果是你望我我望你。
D75_0800a.jpg (227.24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獅子林其實也不大,經過後代的擴建,特別是貝氏家族增建不少,建築物感覺有些擁擠。
 獅子林其實也不大,經過後代的擴建,特別是貝氏家族增建不少,建築物感覺有些擁擠。
D75_0778a.jpg (184.58 KiB) 已瀏覽 4391 次
 庭院北部主要景色。
 庭院北部主要景色。
D75_0785a.jpg (220 KiB) 已瀏覽 4391 次
 真趣亭,真趣亭在蘇州園林中很出名。匾額“真趣”是乾隆題名的。關於乾隆和真趣亭的關係有一則民間傳說,這也是真趣亭出名的原因之一。傳說中,獅子林本是狀元黃熙的產業,後因家道中落,轉賣他人。乾隆巡遊江南,到蘇州遊覽時,由狀元黃熙陪同。乾隆游獅子林時,覺得這座園林十分精美,雅興大發,親筆題寫“真有趣”三字賜作匾額。侍駕的黃熙覺得這三個字未免太俗,不登大雅之堂,就叩請皇上將“有”字賞賜給他。乾隆馬上聽出弦外之音,領悟到去掉“有”字才能脫俗風雅。就順水推舟“御賜黃熙有”。乾隆走後,地方官為博皇上歡心,建了這座“真趣亭”。黃熙也憑“御賜黃熙有”奪回祖產。傳說多半是假,但乾隆題名確有其事。亭名其實取自宋代王禹偁:“忘機得真趣,懷古生遠思。”《北樓感事》詩句,意為悟得山林真正意趣之亭。<br /><br /> 真趣亭三邊臨水設吳王靠。一般設在臨水的亭子或廓軒旁,欄杆伸向外側,通常伸向水面,欄杆的剖面宛如長長的鵝項,古人稱作“鵝項靠”,據說是春秋時吳王為討好西施而作的,所以又叫“美人靠”。吳語中“鵝項靠”與“吳王靠”發音相似,就叫做“吳王靠”了。
 真趣亭,真趣亭在蘇州園林中很出名。匾額“真趣”是乾隆題名的。關於乾隆和真趣亭的關係有一則民間傳說,這也是真趣亭出名的原因之一。傳說中,獅子林本是狀元黃熙的產業,後因家道中落,轉賣他人。乾隆巡遊江南,到蘇州遊覽時,由狀元黃熙陪同。乾隆游獅子林時,覺得這座園林十分精美,雅興大發,親筆題寫“真有趣”三字賜作匾額。侍駕的黃熙覺得這三個字未免太俗,不登大雅之堂,就叩請皇上將“有”字賞賜給他。乾隆馬上聽出弦外之音,領悟到去掉“有”字才能脫俗風雅。就順水推舟“御賜黃熙有”。乾隆走後,地方官為博皇上歡心,建了這座“真趣亭”。黃熙也憑“御賜黃熙有”奪回祖產。傳說多半是假,但乾隆題名確有其事。亭名其實取自宋代王禹偁:“忘機得真趣,懷古生遠思。”《北樓感事》詩句,意為悟得山林真正意趣之亭。

 真趣亭三邊臨水設吳王靠。一般設在臨水的亭子或廓軒旁,欄杆伸向外側,通常伸向水面,欄杆的剖面宛如長長的鵝項,古人稱作“鵝項靠”,據說是春秋時吳王為討好西施而作的,所以又叫“美人靠”。吳語中“鵝項靠”與“吳王靠”發音相似,就叫做“吳王靠”了。
D75_0776a.jpg (147.23 KiB) 已瀏覽 4390 次
 南部圍牆也做成牆廊,與眾不同是走廊下面也有很多假山。
 南部圍牆也做成牆廊,與眾不同是走廊下面也有很多假山。
D75_0791a.jpg (214.28 KiB) 已瀏覽 4390 次
 園林全景,也是以假山為主,池中假山通常稱水假山區。<br /><br /> 獅子林不算大,拍景不容易拍出漂亮照片,轉一圈出來似乎也不太值,大家就在假山中轉下圈。
 園林全景,也是以假山為主,池中假山通常稱水假山區。

 獅子林不算大,拍景不容易拍出漂亮照片,轉一圈出來似乎也不太值,大家就在假山中轉下圈。
D75_0782a.jpg (200.02 KiB) 已瀏覽 4390 次
 獅子林的假山據說有幾百隻假獅子,可惜笨忍一隻都看不出,幸好拍完這張相片,終於發現一個獅頭了。
 獅子林的假山據說有幾百隻假獅子,可惜笨忍一隻都看不出,幸好拍完這張相片,終於發現一個獅頭了。
D75_0793a.jpg (218.37 KiB) 已瀏覽 4390 次
 獅子林平面圖。
 獅子林平面圖。
ShizilinMap.jpg (182.35 KiB) 已瀏覽 4389 次
 獅子林就在蘇州博物館及拙政園附近,航拍拙政園時順便飛過來一看。
 獅子林就在蘇州博物館及拙政園附近,航拍拙政園時順便飛過來一看。
DJI_0744a.jpg (271.31 KiB) 已瀏覽 4387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為當時已罷官的太僕寺少卿徐泰時邀請疊石名人周時臣設計建造的私家園林,名東園。清嘉慶三年(1798年),劉恕在原已破落的東園舊址基礎上改建,以「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命名為寒碧莊,同時因園主姓劉,所以也叫做劉園。同治十二年(1873年),湖北布政使盛康購得此園,花了三年時間進行大規模改修、增建,終於在光緒二年(1876年)落成,並以「劉園」的同音易名為「留園」。

 留園是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整個園林採用不規則佈局形式,使園林建築與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雲牆和建築群把園林劃分為中、東、北、西四個不同的景區,留園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門票:45元


留園的歷史故事:
《江南文脈》園林篇 第4集 蘇州·留園
附加檔案
 留園入口。<br /><br /> 據說,這麼小的園門,深藏“小中見大”之意。小小園門,也表明了園主閉門謝客,獨自玩石賞月,弄花種草的志趣。
 留園入口。

 據說,這麼小的園門,深藏“小中見大”之意。小小園門,也表明了園主閉門謝客,獨自玩石賞月,弄花種草的志趣。
20221124_163222a.jpg (139.94 KiB) 已瀏覽 4370 次
 留園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明水清,山巒疊嶂。
 留園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明水清,山巒疊嶂。
D75_0816a.jpg (211.78 KiB) 已瀏覽 4370 次
 中部原是寒碧山莊的基址,中辟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築。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鬱的氣氛,山曲之間水澗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中部原是寒碧山莊的基址,中辟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築。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鬱的氣氛,山曲之間水澗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D75_0811a.jpg (226.67 KiB) 已瀏覽 4370 次
 留園東部以建築取勝,樓高亭雅,峯奇石秀。<br /><br /> 五峰仙館,為留園主要建築,也是全園最大的廳堂,由於樑柱及傢俱均以楠木製作,俗稱為楠木廳,相當奢華,有江南“第一廳堂”之譽。
 留園東部以建築取勝,樓高亭雅,峯奇石秀。

 五峰仙館,為留園主要建築,也是全園最大的廳堂,由於樑柱及傢俱均以楠木製作,俗稱為楠木廳,相當奢華,有江南“第一廳堂”之譽。
D75_0826a.jpg (160.12 KiB) 已瀏覽 4370 次
 觀賞留園鎮園之寶前還要經過一鴛鴦廳,南廳匾額「奇石壽太古」,下方有冠雲峰畫像,像是預告片頭。北廳匾額「林泉耆碩之館」,林泉者,指山林泉石,遊憩之地;耆,指高年;碩,有名望的人。這裡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
 觀賞留園鎮園之寶前還要經過一鴛鴦廳,南廳匾額「奇石壽太古」,下方有冠雲峰畫像,像是預告片頭。北廳匾額「林泉耆碩之館」,林泉者,指山林泉石,遊憩之地;耆,指高年;碩,有名望的人。這裡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
D75_0830a.jpg (194.44 KiB) 已瀏覽 4370 次
 林泉耆碩之館之外就是留園鎮園之寶的冠雲峰了,除了放在好位還不夠,後面專門建個冠雲樓居高觀賞它;左右再分別建冠雲臺及冠雲亭方便不同角度去欣賞它;冠雲峰前鑿有小池,半方半曲,名“浣雲沼”。古人對石頭的迷戀接近變態了。
 林泉耆碩之館之外就是留園鎮園之寶的冠雲峰了,除了放在好位還不夠,後面專門建個冠雲樓居高觀賞它;左右再分別建冠雲臺及冠雲亭方便不同角度去欣賞它;冠雲峰前鑿有小池,半方半曲,名“浣雲沼”。古人對石頭的迷戀接近變態了。
D75_0835a.jpg (174.16 KiB) 已瀏覽 4370 次
 冠雲峰高6.5米,重約5噸,其高大為江南園林中湖石之最。峰呈灰白色,微呈拱形,高大偉岸,清秀瘦挺,空透皺漏,剛柔相濟,形神兼備,極具古人評石“瘦、透、漏、皺”四項審美標準,堪稱石中上品。峰頂渾然塊磊,似雄鷹飛撲,峰底若靈龜昂首,呈“鷹鬥龜”之態;如從西北方向望去,又如送子觀音,懷抱嬰兒,腳踩老鼇,為世人祈福。
 冠雲峰高6.5米,重約5噸,其高大為江南園林中湖石之最。峰呈灰白色,微呈拱形,高大偉岸,清秀瘦挺,空透皺漏,剛柔相濟,形神兼備,極具古人評石“瘦、透、漏、皺”四項審美標準,堪稱石中上品。峰頂渾然塊磊,似雄鷹飛撲,峰底若靈龜昂首,呈“鷹鬥龜”之態;如從西北方向望去,又如送子觀音,懷抱嬰兒,腳踩老鼇,為世人祈福。
D75_0854a.jpg (183.9 KiB) 已瀏覽 4370 次
 留園的三任主要主人徐泰時、劉恕和盛康都是好石之士,因此留園最著名的是假山奇石之多姿多彩。
 留園的三任主要主人徐泰時、劉恕和盛康都是好石之士,因此留園最著名的是假山奇石之多姿多彩。
D75_0848a.jpg (231.88 KiB) 已瀏覽 4370 次
 但在冠雲峰的光環下多數都在一旁備受冷落了。
 但在冠雲峰的光環下多數都在一旁備受冷落了。
D75_0851a.jpg (241.9 KiB) 已瀏覽 4370 次
 留園北部原是竹籬草屋,頗具鄉情的地方,現主要為盆景園。
 留園北部原是竹籬草屋,頗具鄉情的地方,現主要為盆景園。
D75_0862a.jpg (275.79 KiB) 已瀏覽 4370 次
 西部林靜山空,盡得野趣。
 西部林靜山空,盡得野趣。
D75_0865a.jpg (297.87 KiB) 已瀏覽 4370 次
D75_0868a.jpg
D75_0868a.jpg (212.47 KiB) 已瀏覽 4370 次
D75_0874a.jpg
D75_0874a.jpg (261.94 KiB) 已瀏覽 4370 次
D75_0889a.jpg
D75_0889a.jpg (204.47 KiB) 已瀏覽 4370 次
 留園也是一個園林與秋色兼備的景點。
 留園也是一個園林與秋色兼備的景點。
DJI_0748a.jpg (336.2 KiB) 已瀏覽 4370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觀前街
附加檔案
 據說觀前街也有漂亮的秋色看,趁無關門限制,晚上來看看,哪知下車見到的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以為是一條比較懷舊的街道,原來是一條大商業步行街,是古城的中心。有趣的是這條街也曾被改叫中山路、東方紅大街,大家一看就知是什麼年代及地位了。
 據說觀前街也有漂亮的秋色看,趁無關門限制,晚上來看看,哪知下車見到的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以為是一條比較懷舊的街道,原來是一條大商業步行街,是古城的中心。有趣的是這條街也曾被改叫中山路、東方紅大街,大家一看就知是什麼年代及地位了。
20221124_172148a.jpg (125.96 KiB) 已瀏覽 4348 次
 走了三四百米,終於來到「觀前」街了,玄妙觀兩則的四棵銀杏葉早掉光了,幸好沒有白天專門過來看。
 走了三四百米,終於來到「觀前」街了,玄妙觀兩則的四棵銀杏葉早掉光了,幸好沒有白天專門過來看。
20221124_175206a.jpg (128.02 KiB) 已瀏覽 4348 次
 步行街全長780米,還有不少巷弄。在太監弄裡吃個簡單開胃的晚餐。
 步行街全長780米,還有不少巷弄。在太監弄裡吃個簡單開胃的晚餐。
20221124_182010a.jpg (128.32 KiB) 已瀏覽 4348 次
 明天回家,今晚正好在此買些手信。
 明天回家,今晚正好在此買些手信。
20221124_174256a.jpg (95.66 KiB) 已瀏覽 4348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平江路夜色
附加檔案
 天黑得快,吃完晚飯回到旅館才七點。旅館家窮四壁,電視都沒有,¥120/晚.
 天黑得快,吃完晚飯回到旅館才七點。旅館家窮四壁,電視都沒有,¥120/晚.
20221124_193335a.jpg (69.54 KiB) 已瀏覽 4345 次
 到大堂看看電視,世界盃遠不及英超歐冠吸引。
 到大堂看看電視,世界盃遠不及英超歐冠吸引。
20221124_194006a.jpg (154.79 KiB) 已瀏覽 4345 次
 一出旅館門口就有艷遇。
 一出旅館門口就有艷遇。
20221124_194610a.jpg (155.49 KiB) 已瀏覽 4345 次
 夜晚的平江路打起了燈籠,從餐廳裡響起評彈二胡的聲音,傳統的音樂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彈起,氣氛很協調。
 夜晚的平江路打起了燈籠,從餐廳裡響起評彈二胡的聲音,傳統的音樂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彈起,氣氛很協調。
20221124_190952a.jpg (134.21 KiB) 已瀏覽 4345 次
 平江路雖是作為歷史文化街巷進行了保護改造,但主打的卻是修舊如舊的牌,特別尊重平江路作為歷史文化街的傳統。據說並不批準餐廳過來開,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制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與同是蘇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平江路雖是作為歷史文化街巷進行了保護改造,但主打的卻是修舊如舊的牌,特別尊重平江路作為歷史文化街的傳統。據說並不批準餐廳過來開,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制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與同是蘇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20221124_200212a.jpg (194.8 KiB) 已瀏覽 4345 次
 蘇州盛產絲綢茶葉等,在平江路上可以看見販售絲綢旗袍與絲綢製品的小店,絲綢上的刺繡更是一門藝術;街上也有一些文創產業,特色風格的小店,都會讓人想進去看看。
 蘇州盛產絲綢茶葉等,在平江路上可以看見販售絲綢旗袍與絲綢製品的小店,絲綢上的刺繡更是一門藝術;街上也有一些文創產業,特色風格的小店,都會讓人想進去看看。
20221124_195559a.jpg (186.52 KiB) 已瀏覽 4345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蘇州秋色·(三)

文章 stepheng »

附加檔案
 今日景點很集中,除了留園比較偏外。
 今日景點很集中,除了留園比較偏外。
SuzhouMap3.jpg (133.58 KiB) 已瀏覽 4335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