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涌河公園
這里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附加檔案
-
- 適合小型活動的小廣場。
- DSC_9045a.jpg (74.17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適合喜歡看書看報人士的圖書館。
- DSC_9145a.jpg (122.2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適合一家大小的游泳池。
- DSC_9133a.jpg (87.83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適合三五知己的燒烤場。
- DSC_9095a.jpg (99.94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適合兒童的遊樂場。
- DSC_9170a.jpg (91.34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適合長者的健身器。
- DSC_9043a.jpg (108.93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羽毛球場。
- DSC_9063a.jpg (79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
- 有給年青人的足球場。
- DSC_9171a.jpg (85.75 KiB) 已瀏覽 28807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里還有一些有特色的地方,但卻有一些不太好的變化。
- 附加檔案
-
- 這是鳥屋,但現在卻沒有什麼雀仔,好事還是壞事?
- DSC_9080a.jpg (121.08 KiB) 已瀏覽 28802 次
-
- 這本來是溫室,但現在似乎是雜物室。
- DSC_9051a.jpg (85.99 KiB) 已瀏覽 28802 次
-
- 這里本是全園的精華---瀑布,但不明白現在為何沒有水了。
- DSC_9038a.jpg (107.46 KiB) 已瀏覽 28802 次
-
- 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這里本來有茶水部,很可惜現在沒有了。
- DSC_9135a.jpg (83.15 KiB) 已瀏覽 28802 次
-
- 鳥屋內沒什麼雀仔,鳥屋外卻有不少雀仔。
- DSC_8700a.jpg (72 KiB) 已瀏覽 28801 次
錦上添花
- 附加檔案
-
- 這里還有很多漂亮但不知名的花。
- DSC_9124a.jpg (62.45 KiB) 已瀏覽 28799 次
-
- 再來幾朵紅色的。
- DSC_9113a.jpg (88.03 KiB) 已瀏覽 28799 次
-
- 如不是第一次看見,但肯定是我最喜歡的花。
- DSC_9119a.jpg (89.68 KiB) 已瀏覽 28799 次
-
- 睡蓮可能是自己第一次親眼看見。
- DSC_9116a.jpg (86.04 KiB) 已瀏覽 28799 次
-
- 睡蓮並不是什麼時侯都開給你看的。
- DSC_9107a.jpg (79.25 KiB) 已瀏覽 28799 次
-
- 鴨涌河的荷花不比其它公園的遜色啊。
- DSC_9027a.jpg (77.46 KiB) 已瀏覽 28799 次
-
- D20_8319a.jpg (89.64 KiB) 已瀏覽 23652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 文章: 429
-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30, 2006 19:32
- 來自: MACAO
- 聯繫:
Re: 鴨涌河公園
今日閱報,見有一讚美鴨涌河公園文章,甚有共鳴,留下記錄。
鴨涌河公園廿幾周年誌慶
作者:太皮
我一直有個疑惑,何解鴨涌河公園會被命名為“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而非“市政孫中山紀念公園”呢?何以不乾脆叫“孫中山市政公園”、“孫中山紀念公園”或學內地叫“中山公園”?又市政又紀念,實在佶屈聱牙,也難怪改名二十多年,不少街坊仍喜叫 “鴨涌河公園”。話說回來,“鴨涌河”這名字本來就有點畫蛇添足,“涌”本就有河之意,只是特指鹹淡水交界處之河汊,是廣東話常用語,正似沙家浜的“浜”字是江蘇一帶的用語一般。
根據資料顯示,公園始建於一九八七年,在一九九○年豎立孫中山銅像,園名由當初的鴨涌河公園改為現名。因是由垃圾堆塡區改造,故被認為是本地最先進行環保試點的產物。儘管當初下決定的官員十分英明,但都不及設計者的天才來得耀眼,能夠依據垃圾山現成地勢,創設一個集合園林景觀、動植物欣賞、有山有水、可動可靜、多種體育設施兼備、有圖書館有廣場,甚至可以燒烤的場所,不要說澳門沒一個公園有條件超越,我相信這公園的複合性、實用性、功能性、環保實踐及建築設計美等,與其它地方的公園比也是數一數二的,唯一欠缺的只是歷史和人文痕跡。
公園前身是著名的“垃圾山”,小時候我曾隨較年長朋友到那裡玩耍,雖仍有垃圾堆塡區模樣,卻開始覆蓋泥土並長出野花野草了,周邊還有溪沼,可以捉蟛蜞,只因我是馬場那邊的小孩,去到那裡便被台山小地霸轟走了,未能細細感受周邊風光,直至公園建成,我搬至台山後,公園才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場所。
在成長的各個時期,我在公園留下了不同足跡:小學時,我在那裡和家人友伴燒烤,捉蜻蜓做標本交功課;中學,我在那裡跑步鍛煉,我喜歡那高低起伏的緩跑徑,與同學坐在池邊欄杆上,談論好笑話題,但我更喜歡一個人跑,看湛藍天空,感到未來一片美好;戀愛時,也曾與女孩到那裡,躺在綠色長椅上數星星;長成之後,公園也是我常探望的老友,而我的手信卻是她不願看到的肥腫身體。現在,則換了我妻子經常到那裡跑步。
鴨涌河公園陪伴我成長,也陪伴不少西北區居民成長與老去,她無時無刻不充滿生命力,我感謝她二十多年來對西北區居民的奉獻,希望她長命百歲!
From macaodaily
23/09/2013
過去幾年這裡也增加了不少歡樂時光,整理一下:
鴨涌河公園廿幾周年誌慶
作者:太皮
我一直有個疑惑,何解鴨涌河公園會被命名為“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而非“市政孫中山紀念公園”呢?何以不乾脆叫“孫中山市政公園”、“孫中山紀念公園”或學內地叫“中山公園”?又市政又紀念,實在佶屈聱牙,也難怪改名二十多年,不少街坊仍喜叫 “鴨涌河公園”。話說回來,“鴨涌河”這名字本來就有點畫蛇添足,“涌”本就有河之意,只是特指鹹淡水交界處之河汊,是廣東話常用語,正似沙家浜的“浜”字是江蘇一帶的用語一般。
根據資料顯示,公園始建於一九八七年,在一九九○年豎立孫中山銅像,園名由當初的鴨涌河公園改為現名。因是由垃圾堆塡區改造,故被認為是本地最先進行環保試點的產物。儘管當初下決定的官員十分英明,但都不及設計者的天才來得耀眼,能夠依據垃圾山現成地勢,創設一個集合園林景觀、動植物欣賞、有山有水、可動可靜、多種體育設施兼備、有圖書館有廣場,甚至可以燒烤的場所,不要說澳門沒一個公園有條件超越,我相信這公園的複合性、實用性、功能性、環保實踐及建築設計美等,與其它地方的公園比也是數一數二的,唯一欠缺的只是歷史和人文痕跡。
公園前身是著名的“垃圾山”,小時候我曾隨較年長朋友到那裡玩耍,雖仍有垃圾堆塡區模樣,卻開始覆蓋泥土並長出野花野草了,周邊還有溪沼,可以捉蟛蜞,只因我是馬場那邊的小孩,去到那裡便被台山小地霸轟走了,未能細細感受周邊風光,直至公園建成,我搬至台山後,公園才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場所。
在成長的各個時期,我在公園留下了不同足跡:小學時,我在那裡和家人友伴燒烤,捉蜻蜓做標本交功課;中學,我在那裡跑步鍛煉,我喜歡那高低起伏的緩跑徑,與同學坐在池邊欄杆上,談論好笑話題,但我更喜歡一個人跑,看湛藍天空,感到未來一片美好;戀愛時,也曾與女孩到那裡,躺在綠色長椅上數星星;長成之後,公園也是我常探望的老友,而我的手信卻是她不願看到的肥腫身體。現在,則換了我妻子經常到那裡跑步。
鴨涌河公園陪伴我成長,也陪伴不少西北區居民成長與老去,她無時無刻不充滿生命力,我感謝她二十多年來對西北區居民的奉獻,希望她長命百歲!
From macaodaily
23/09/2013
過去幾年這裡也增加了不少歡樂時光,整理一下:
- 附加檔案
-
- D20_8344a.jpg (216.07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
- D20_8652a.jpg (216.62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
- D70_9784a.jpg (187.65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
- D70_9777a.jpg (171.14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
- D70_9831a.jpg (121.15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
- D20_5797a.jpg (257.88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
- 20110511a.jpg (241.29 KiB) 已瀏覽 23653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Re: 鴨涌河公園
繼續為鴨涌河公園添磚加瓦
- 附加檔案
-
- dji_fly_20220923_113952a.jpg (166.4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dji_fly_20220923a.jpg (223.67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dji_fly_20220923_114336a.jpg (206.18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20220923_123400a.jpg (252.44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20220923_122248a.jpg (285.38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20220923_122726a.jpg (211.38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20220923_123553a.jpg (246.48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20220923_123231a.jpg (246.41 KiB) 已瀏覽 643 次
-
- 20220923_123110a.jpg (183.56 KiB) 已瀏覽 643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