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象

旅行攝影,攝影旅行
回覆文章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南京總統府
附加檔案
 現為中國近代史博物館。門票:40元
 現為中國近代史博物館。門票:40元
IMG_3106a.jpg (158.89 KiB) 已瀏覽 6355 次
 門樓進去是一古建形式的大堂,這裡以前曾是清朝在江南的政治中心---兩江總督署,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比較觸目的是正中懸掛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橫匾。
 門樓進去是一古建形式的大堂,這裡以前曾是清朝在江南的政治中心---兩江總督署,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比較觸目的是正中懸掛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橫匾。
IMG_3109a.jpg (120.3 KiB) 已瀏覽 6355 次
 此址除了曾是清朝政治中心外,也是太平天國天王府的遺址,因此也有不少太平天國的史料展覽。
 此址除了曾是清朝政治中心外,也是太平天國天王府的遺址,因此也有不少太平天國的史料展覽。
IMG_3119a.jpg (109.89 KiB) 已瀏覽 6355 次
 比較多的還是民國史料。
 比較多的還是民國史料。
IMG_3113a.jpg (111.45 KiB) 已瀏覽 6355 次
 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現以展現孫中山業績為主。看上去比較西式,原來也是清朝遺物,是清末兩江總督端方赴歐美考察回國後所建。
 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現以展現孫中山業績為主。看上去比較西式,原來也是清朝遺物,是清末兩江總督端方赴歐美考察回國後所建。
IMG_3132a.jpg (118.93 KiB) 已瀏覽 6355 次
 還有一個挺漂亮的花園。
 還有一個挺漂亮的花園。
IMG_3154a.jpg (150.08 KiB) 已瀏覽 6355 次
 總統府占地9萬平方公尺,分為東區、西區和中區三大區塊,約十多個足球場大小,走馬看花也逛了兩個半小時,比預想中大。
 總統府占地9萬平方公尺,分為東區、西區和中區三大區塊,約十多個足球場大小,走馬看花也逛了兩個半小時,比預想中大。
IMG_3142a.jpg (248.28 KiB) 已瀏覽 6355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國民政府教育部1933年始創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興建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據說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他兩個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

免門票。
附加檔案
 觀眾比想像中多。
 觀眾比想像中多。
IMG_3177a.jpg (118.74 KiB) 已瀏覽 6338 次
 博物館感覺都是大同小異,很出名的國寶級文物不覺突出。特點之一所包含的時間面比較廣,遠至舊石器時代的器物,近至當代。
 博物館感覺都是大同小異,很出名的國寶級文物不覺突出。特點之一所包含的時間面比較廣,遠至舊石器時代的器物,近至當代。
IMG_3159a.jpg (138.6 KiB) 已瀏覽 6338 次
 民國館令人耳目一新。。
 民國館令人耳目一新。。
IMG_3166a.jpg (122.74 KiB) 已瀏覽 6338 次
 博物館裡居然有民俗茶社,是非遺館內的一員,看來佷受歡迎,一位難求。
 博物館裡居然有民俗茶社,是非遺館內的一員,看來佷受歡迎,一位難求。
IMG_3169a.jpg (136.9 KiB) 已瀏覽 6338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

門票:70元
附加檔案
 來前簡單查一下南京景點,秋色裡明孝陵的石像生道最令笨忍印象深刻,不過此時來景色並不太特別,想等沒人拍一張透視圖也等不到。
 來前簡單查一下南京景點,秋色裡明孝陵的石像生道最令笨忍印象深刻,不過此時來景色並不太特別,想等沒人拍一張透視圖也等不到。
IMG_3186a.jpg (203.31 KiB) 已瀏覽 6297 次
 只能集齊12石像生作記念:坐獅、立獅、坐獬豸、立獬豸、臥駝、立駝、臥象、立象、坐麒麟、立麒麟、臥馬、立馬。
 只能集齊12石像生作記念:坐獅、立獅、坐獬豸、立獬豸、臥駝、立駝、臥象、立象、坐麒麟、立麒麟、臥馬、立馬。
IMG_3198a.jpg (261.55 KiB) 已瀏覽 6297 次
 石獸之後又有望柱一對、武臣二對、文臣二對。
 石獸之後又有望柱一對、武臣二對、文臣二對。
IMG_3212a.jpg (123.36 KiB) 已瀏覽 6297 次
 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
 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
IMG_3214a.jpg (145.45 KiB) 已瀏覽 6297 次
 陵園規模挺大,但主要建築是位於中間的享殿及最後的明樓。其中享殿毁於太平天國兵火,原來是十一間五進的大殿,現只是三間的小殿,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兩江總督劉坤一再次監督重修。<br /><br /> 有些奇怪清朝除了不破壞明朝陵墓外,到清末國庫空虛仍為其重修,以為明清有什麼君子協議,查一查,原來清代清朝除了不破壞外,還禮遇有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五次跑去了南京,拜竭了朱元璋的陵墓孝陵。據說禮儀不是一般的隆重,康熙帶領大家都對朱元璋行了三跪九叩大禮。這樣一方面借多次拜竭明孝陵,以安撫江南士子的人心,另一方面也為了宣告明朝已經滅亡了,已經成了歷史,成了過去。不得不佩服清朝的管治手法,而非一味咁去唱衰前朝來抬高自己。
 陵園規模挺大,但主要建築是位於中間的享殿及最後的明樓。其中享殿毁於太平天國兵火,原來是十一間五進的大殿,現只是三間的小殿,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兩江總督劉坤一再次監督重修。

 有些奇怪清朝除了不破壞明朝陵墓外,到清末國庫空虛仍為其重修,以為明清有什麼君子協議,查一查,原來清代清朝除了不破壞外,還禮遇有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五次跑去了南京,拜竭了朱元璋的陵墓孝陵。據說禮儀不是一般的隆重,康熙帶領大家都對朱元璋行了三跪九叩大禮。這樣一方面借多次拜竭明孝陵,以安撫江南士子的人心,另一方面也為了宣告明朝已經滅亡了,已經成了歷史,成了過去。不得不佩服清朝的管治手法,而非一味咁去唱衰前朝來抬高自己。
IMG_3215a.jpg (100.2 KiB) 已瀏覽 6297 次
 陵園另一主要建築是明樓,明樓後面是一小山,是朱元璋及皇后馬氏合葬的地宮,稱「寶城」。至今仍未被人發掘,相當難得。
 陵園另一主要建築是明樓,明樓後面是一小山,是朱元璋及皇后馬氏合葬的地宮,稱「寶城」。至今仍未被人發掘,相當難得。
IMG_3220a.jpg (175.29 KiB) 已瀏覽 6297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中山陵
附加檔案
 中山陵牌坊亦稱博愛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處,中門橫楣上的石額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二個鎏金大字,牌坊因此又名「博愛坊」。孫中山先生平時最喜歡將這兩個字寫以贈人。
 中山陵牌坊亦稱博愛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處,中門橫楣上的石額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二個鎏金大字,牌坊因此又名「博愛坊」。孫中山先生平時最喜歡將這兩個字寫以贈人。
IMG_3257a.jpg (150.16 KiB) 已瀏覽 6246 次
 陵門,中山陵的正門,上方鑲有一方石額,上刻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個鎏金大字,這四個字是孫中山書贈黎民偉的。原來「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孫中山將「天下為公」借用為對「民權主義」的解釋,說明政權為廣大平民所共有。<br /><br /> 陵門南面的東西兩側安放了一對高約3米的漢白玉石獅,增添了陵門建築的氣勢。這對石獅是一國民黨將領從北平定王府購得,1935年7月贈送給總理陵園內的中山文化教育館,中山文化教育館又將這對石獅轉贈陵園。這對石獅分列建築物的兩側,從而使建築物更加突出,顯得陵門氣勢磅礴。
 陵門,中山陵的正門,上方鑲有一方石額,上刻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個鎏金大字,這四個字是孫中山書贈黎民偉的。原來「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孫中山將「天下為公」借用為對「民權主義」的解釋,說明政權為廣大平民所共有。

 陵門南面的東西兩側安放了一對高約3米的漢白玉石獅,增添了陵門建築的氣勢。這對石獅是一國民黨將領從北平定王府購得,1935年7月贈送給總理陵園內的中山文化教育館,中山文化教育館又將這對石獅轉贈陵園。這對石獅分列建築物的兩側,從而使建築物更加突出,顯得陵門氣勢磅礴。
IMG_3261a.jpg (201.08 KiB) 已瀏覽 6246 次
 碑亭,碑亭在陵門後的第二層平台上,墓碑正面豎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國國民黨葬 總理孫先生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由譚延闓以顏體書寫。葬事籌備委員會原計劃由汪精衛、胡漢民、吳稚暉分寫墓志銘、傳文和記文,但這些內容一直沒有確定下來。1928年1月7日,葬事籌備委員會認為孫中山的思想和業績不是文字能概括的,因此決定僅書寫碑文。
 碑亭,碑亭在陵門後的第二層平台上,墓碑正面豎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國國民黨葬 總理孫先生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由譚延闓以顏體書寫。葬事籌備委員會原計劃由汪精衛、胡漢民、吳稚暉分寫墓志銘、傳文和記文,但這些內容一直沒有確定下來。1928年1月7日,葬事籌備委員會認為孫中山的思想和業績不是文字能概括的,因此決定僅書寫碑文。
IMG_3262a.jpg (155.47 KiB) 已瀏覽 6246 次
 石階,從博愛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台,落差73米。392級石階象徵當時全中國的3億9千200萬人。而從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階339級,象徵當時國民黨參眾二院議員為339人,寓意每人作為一個台階,將中山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迎面的這一段共有290階,分為8段,象徵著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不查資料還不知道台階原來有那麼心思在裡面。
 石階,從博愛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台,落差73米。392級石階象徵當時全中國的3億9千200萬人。而從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階339級,象徵當時國民黨參眾二院議員為339人,寓意每人作為一個台階,將中山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迎面的這一段共有290階,分為8段,象徵著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不查資料還不知道台階原來有那麼心思在裡面。
IMG_3265a.jpg (151.33 KiB) 已瀏覽 6246 次
 從第七層平台繼續攀登30級、42級,54級石階,分別到達第八、第九、第十層平台。這裡已接近陵墓,坡度較陡,更加突出了祭堂和陵墓的雄偉氣勢。
 從第七層平台繼續攀登30級、42級,54級石階,分別到達第八、第九、第十層平台。這裡已接近陵墓,坡度較陡,更加突出了祭堂和陵墓的雄偉氣勢。
IMG_3281a.jpg (109.69 KiB) 已瀏覽 6246 次
 其實石階沒看上那麼辛苦,因為有很多平台。由下向上仰視,只見台階,而不見平台;但從上向下俯視,只見平台,而不見台階。
 其實石階沒看上那麼辛苦,因為有很多平台。由下向上仰視,只見台階,而不見平台;但從上向下俯視,只見平台,而不見台階。
IMG_3276a.jpg (101.73 KiB) 已瀏覽 6246 次
 祭堂,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築,堂的外部全用香港花崗石砌成。祭堂正立面開三座拱門,與重檐頂構成一個寬高比為3:5的矩形,兩邊的堡壘式方屋各占1/5比例,使正立面形成正方形,是西方古典主義的「三段式」構圖。祭堂門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權”字樣,在中門上嵌總理手書“天地正氣”四個鎏金大字。
 祭堂,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築,堂的外部全用香港花崗石砌成。祭堂正立面開三座拱門,與重檐頂構成一個寬高比為3:5的矩形,兩邊的堡壘式方屋各占1/5比例,使正立面形成正方形,是西方古典主義的「三段式」構圖。祭堂門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權”字樣,在中門上嵌總理手書“天地正氣”四個鎏金大字。
IMG_3277a.jpg (141.51 KiB) 已瀏覽 6246 次
 祭堂設計富有中國建築風格又別創新格,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符合孫中山的氣概和精神。建築的色彩也沒有採用傳統帝陵的黃色琉璃瓦和紅牆,而採用藍色屋頂灰白色牆身,既肅穆又反映了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願望。
 祭堂設計富有中國建築風格又別創新格,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符合孫中山的氣概和精神。建築的色彩也沒有採用傳統帝陵的黃色琉璃瓦和紅牆,而採用藍色屋頂灰白色牆身,既肅穆又反映了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願望。
IMG_3278a.jpg (107.87 KiB) 已瀏覽 6246 次
 祭堂地面鋪雲南大理石,頂部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青天白日圖案,周圍環繞紅色花紋方格,以符合滿地紅的意象。堂內有12根石柱,下承大理石柱礎,柱心用鋼筋混凝土澆制,外皮包裹青島產黑色花崗石。四周牆壁上半部貼人造石,下半部為灰黑色大理石板製成的護壁,其中東西兩側護壁上刻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北側護壁上原有蔣中正、胡漢民和譚延闓分別抄錄的《總理遺訓》、《總理遺囑》和《總理告誡黨員演說詞》,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磨平。祭堂內中央偏北處安放孫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一尊,高4.6米,坐像身著長袍馬褂,書卷平攤在膝上,雙目平視遠處,是波蘭裔法國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的作品。坐像底座四周刻反映孫中山生平和革命事跡的浮雕。<br /><br /> 墓室設在祭堂後方,與祭堂通過墓門相連,2011年9月中旬,中山陵墓室對外不再進行開放。
 祭堂地面鋪雲南大理石,頂部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青天白日圖案,周圍環繞紅色花紋方格,以符合滿地紅的意象。堂內有12根石柱,下承大理石柱礎,柱心用鋼筋混凝土澆制,外皮包裹青島產黑色花崗石。四周牆壁上半部貼人造石,下半部為灰黑色大理石板製成的護壁,其中東西兩側護壁上刻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北側護壁上原有蔣中正、胡漢民和譚延闓分別抄錄的《總理遺訓》、《總理遺囑》和《總理告誡黨員演說詞》,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磨平。祭堂內中央偏北處安放孫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一尊,高4.6米,坐像身著長袍馬褂,書卷平攤在膝上,雙目平視遠處,是波蘭裔法國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的作品。坐像底座四周刻反映孫中山生平和革命事跡的浮雕。

 墓室設在祭堂後方,與祭堂通過墓門相連,2011年9月中旬,中山陵墓室對外不再進行開放。
IMG_3275a.jpg (160.39 KiB) 已瀏覽 6246 次
 來此除了來拜竭孫中山先生外,陵園設計也很值得參觀,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簡樸莊嚴又不奢侈華貴。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平面設計圖,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的“自由鐘”,取“木鐸警世”之意。山下孝經鼎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南面入口處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表現如鐘下的懸索,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br /><br /> 原來廣州中山記念堂也是此建築設計師(呂彥直)作品,可惜英年早逝,逝世時只有34歲。
 來此除了來拜竭孫中山先生外,陵園設計也很值得參觀,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簡樸莊嚴又不奢侈華貴。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平面設計圖,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的“自由鐘”,取“木鐸警世”之意。山下孝經鼎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南面入口處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表現如鐘下的懸索,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原來廣州中山記念堂也是此建築設計師(呂彥直)作品,可惜英年早逝,逝世時只有34歲。
chongsanleng.jpg (130.41 KiB) 已瀏覽 6246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夫子」是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夫子廟始建於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後經多次戰亂損毀,現在看到的夫子廟是1980年代大規模修復而來的。

門票:30元
附加檔案
 中國孔廟建築中軸線上的第一座門是欞星門,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又稱文曲星,把孔子比作文曲星,因此得名。也有說欞星門指的就是天門,所以宮室,祭祀建築(如天壇,社稷壇)壇廟和陵寢建築都設有欞星門。
 中國孔廟建築中軸線上的第一座門是欞星門,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又稱文曲星,把孔子比作文曲星,因此得名。也有說欞星門指的就是天門,所以宮室,祭祀建築(如天壇,社稷壇)壇廟和陵寢建築都設有欞星門。
IMG_3310a.jpg (119.36 KiB) 已瀏覽 6173 次
 整體建築和普通寺廟差不多,大雄寶殿變成大成殿,大成殿主祀孔子,殿內掛上一幅巨大的孔子畫像,畫像上方為康熙皇帝題贈的匾額“萬世師表”。
 整體建築和普通寺廟差不多,大雄寶殿變成大成殿,大成殿主祀孔子,殿內掛上一幅巨大的孔子畫像,畫像上方為康熙皇帝題贈的匾額“萬世師表”。
IMG_3315a.jpg (136.79 KiB) 已瀏覽 6173 次
 鐘樓鼓樓則換成“習禮亭”和“仰聖亭”,分別擺放著“禮運鐘”和“聖音鼓”。
 鐘樓鼓樓則換成“習禮亭”和“仰聖亭”,分別擺放著“禮運鐘”和“聖音鼓”。
IMG_3324a.jpg (121.23 KiB) 已瀏覽 6173 次
 位於後部的明德堂,也是學宮的主體建築,科舉時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這裡聽訓導宣講。中國的學宮都稱“明倫堂”,而夫子廟的學宮獨稱“明德堂”。<br /><br /> 明德堂內有一組編鐘,和禮運鐘、聖音鼓一樣成了賺外快工具。
 位於後部的明德堂,也是學宮的主體建築,科舉時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這裡聽訓導宣講。中國的學宮都稱“明倫堂”,而夫子廟的學宮獨稱“明德堂”。

 明德堂內有一組編鐘,和禮運鐘、聖音鼓一樣成了賺外快工具。
IMG_3317a.jpg (126.68 KiB) 已瀏覽 6173 次
 夫子廟前面廣場的「天下文樞」牌坊。天下文樞指古代南京是天下文化的中心,也是指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孔廟的所在地----南京夫子廟。
 夫子廟前面廣場的「天下文樞」牌坊。天下文樞指古代南京是天下文化的中心,也是指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孔廟的所在地----南京夫子廟。
IMG_3326a.jpg (143.68 KiB) 已瀏覽 6173 次
 夫子廟的照壁及秦淮河,秦淮河成了夫子廟的伴池。
 夫子廟的照壁及秦淮河,秦淮河成了夫子廟的伴池。
IMG_3307a.jpg (136.02 KiB) 已瀏覽 6173 次
 夫子廟旁的江南貢院,僅明清時期全國就有半數以上官員出自江南貢院,也難怪稱此為「天下文樞」。<br /><br /> 附近還新建了一個科舉博物館,本來想看看,但門票要四五十元還是算了。
 夫子廟旁的江南貢院,僅明清時期全國就有半數以上官員出自江南貢院,也難怪稱此為「天下文樞」。

 附近還新建了一個科舉博物館,本來想看看,但門票要四五十元還是算了。
IMG_3348a.jpg (172.99 KiB) 已瀏覽 6173 次
 白天和晚上的江南貢院還有些表演。
 白天和晚上的江南貢院還有些表演。
IMG_3236a.jpg (92.17 KiB) 已瀏覽 6173 次
 晚上的秦淮河更熱鬧,遊船碼頭排起長長的人龍,票價80元。
 晚上的秦淮河更熱鬧,遊船碼頭排起長長的人龍,票價80元。
IMG_3238a.jpg (123.44 KiB) 已瀏覽 6173 次
 夫子廟一帶好像年宵花市那麼熱鬧。
 夫子廟一帶好像年宵花市那麼熱鬧。
IMG_3242a.jpg (175.28 KiB) 已瀏覽 6173 次
 夫子廟景區的古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於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為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
 夫子廟景區的古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於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為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
IMG_3237a.jpg (113.39 KiB) 已瀏覽 6173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瞻園

 瞻園位於夫子廟附近,據說是87年版《紅樓夢》及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的取景地。見門票30元不太貴進去逛一逛。
附加檔案
 瞻園始建於明初嘉靖年間,是南京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園林,有「金陵第一園」之稱。<br /><br /> 瞻園現作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進門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銅像。古建築群氣勢雄偉,現為中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的文博單位。
 瞻園始建於明初嘉靖年間,是南京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園林,有「金陵第一園」之稱。

 瞻園現作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進門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銅像。古建築群氣勢雄偉,現為中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的文博單位。
IMG_3328a.jpg (120.28 KiB) 已瀏覽 6155 次
 園內建築高大上,像王府多過印象中的江南園林,原來瞻園確曾是王府,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太平天國時期為東王楊秀清王府。
 園內建築高大上,像王府多過印象中的江南園林,原來瞻園確曾是王府,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太平天國時期為東王楊秀清王府。
IMG_3340a.jpg (134.07 KiB) 已瀏覽 6155 次
 因為對之前的寄暢園有些失望,想不到此園無論規模及規劃設計都比想像中漂亮。當年乾隆南下江南,駐蹕於此,題「瞻望玉堂」,遂名「瞻園」。因對瞻園的留戀,乾隆回京後命人仿瞻園建北京長春園。
 因為對之前的寄暢園有些失望,想不到此園無論規模及規劃設計都比想像中漂亮。當年乾隆南下江南,駐蹕於此,題「瞻望玉堂」,遂名「瞻園」。因對瞻園的留戀,乾隆回京後命人仿瞻園建北京長春園。
IMG_3336a.jpg (175.27 KiB) 已瀏覽 6155 次
 園林風格布景,浸潤著古時園主人及舊時文人士大夫「天人合一、虛靜淡泊」的隱逸思想。後來才知瞻園與蘇州的留園、拙政園、無錫的寄暢園並列為江南四大名園。
 園林風格布景,浸潤著古時園主人及舊時文人士大夫「天人合一、虛靜淡泊」的隱逸思想。後來才知瞻園與蘇州的留園、拙政園、無錫的寄暢園並列為江南四大名園。
IMG_3333a.jpg (142.38 KiB) 已瀏覽 6155 次
 偶而有些古妝扮相的遊客更令園林生色不少。
 偶而有些古妝扮相的遊客更令園林生色不少。
IMG_3335a.jpg (148.5 KiB) 已瀏覽 6155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Re: 南京印象

文章 stepheng »

南京遊蕩
附加檔案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也有很大規模的古城墙,主要是明代城墙,明代城墙原周長35公里,現存基本完好的明城牆25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代城牆,離夫子廟不太遠的地方有中華門,走過去看看,原來上去要50元門票,遠比想像中貴,觀察了一陣也不見有其他遊客上,為免做水魚還是算了。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也有很大規模的古城墙,主要是明代城墙,明代城墙原周長35公里,現存基本完好的明城牆25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代城牆,離夫子廟不太遠的地方有中華門,走過去看看,原來上去要50元門票,遠比想像中貴,觀察了一陣也不見有其他遊客上,為免做水魚還是算了。
IMG_3300a.jpg (97.39 KiB) 已瀏覽 6108 次
 離中華門不遠有老門東步行街,環境很不錯,不過掃了一下,未有合心水的食店。
 離中華門不遠有老門東步行街,環境很不錯,不過掃了一下,未有合心水的食店。
IMG_3286a.jpg (191.44 KiB) 已瀏覽 6108 次
 反而在中華門附近一間以本地人為對象的餐廳,試了南京名小吃老鴨粉絲湯,配料主要是鴨內臟,很開胃。南京鹽水鴨到處都是,想不到有老鴨粉絲湯這名小吃。看來南京人真的很喜歡吃鴨,據說有一個笑話:南京人從一出生,家裡人就會為他特意養一隻鴨子,待他成年之時,把鴨子宰了,鴨肉做成鹽水鴨,內臟做成粉絲湯。<br /><br /> 在南京一日多已吃了四次小籠包,這次見有蟹黃小籠包,明顯貴一些,難得來到小籠包故鄉,就試一試,可惜比較失望,明顯不及在旅館附近的小籠包店好吃,不過想想也正常,二十多元就想吃到蟹黃,太天真太傻了。
 反而在中華門附近一間以本地人為對象的餐廳,試了南京名小吃老鴨粉絲湯,配料主要是鴨內臟,很開胃。南京鹽水鴨到處都是,想不到有老鴨粉絲湯這名小吃。看來南京人真的很喜歡吃鴨,據說有一個笑話:南京人從一出生,家裡人就會為他特意養一隻鴨子,待他成年之時,把鴨子宰了,鴨肉做成鹽水鴨,內臟做成粉絲湯。

 在南京一日多已吃了四次小籠包,這次見有蟹黃小籠包,明顯貴一些,難得來到小籠包故鄉,就試一試,可惜比較失望,明顯不及在旅館附近的小籠包店好吃,不過想想也正常,二十多元就想吃到蟹黃,太天真太傻了。
IMG_20190922_131029a.jpg (269.87 KiB) 已瀏覽 6108 次
 最左邊那小店就是旅館附近的小籠包店,第一天晚上來到及兩個早餐都在此,多汁皮薄餡多,非常好味。
 最左邊那小店就是旅館附近的小籠包店,第一天晚上來到及兩個早餐都在此,多汁皮薄餡多,非常好味。
IMG_3253a.jpg (178.4 KiB) 已瀏覽 6108 次
 以前總覺得小籠包一定是好吃的,在總統府附近,多是遊客餐廳多,一個人還是找小籠包店吧,被這店名所吸引,雲吞果然挺好味道,但小籠包大失所望,一看上去就知無汁餡少,味道比自己家裡蒸的冰凍小籠包還不及。進食期間剛好見一送貨員送來了一大袋冰凍的小籠包進來,原來做小籠包也高度分工了。
 以前總覺得小籠包一定是好吃的,在總統府附近,多是遊客餐廳多,一個人還是找小籠包店吧,被這店名所吸引,雲吞果然挺好味道,但小籠包大失所望,一看上去就知無汁餡少,味道比自己家裡蒸的冰凍小籠包還不及。進食期間剛好見一送貨員送來了一大袋冰凍的小籠包進來,原來做小籠包也高度分工了。
IMG_20190921_122115a.jpg (109.21 KiB) 已瀏覽 6108 次
 為免餐餐小籠包,有一餐在地鐵站試烤涮自助餐,五十幾元的任吃自助餐,雖然食材很普通,但飲品水果也是免費,比在任何小店都便宜。
 為免餐餐小籠包,有一餐在地鐵站試烤涮自助餐,五十幾元的任吃自助餐,雖然食材很普通,但飲品水果也是免費,比在任何小店都便宜。
IMG_3233a.jpg (212.19 KiB) 已瀏覽 6108 次
 最失望是最後一餐,18元的鴨肉麵,哪知上來的是鴨湯麵,能吃的就最上面那一小塊,主要還是笨忍忘了教訓,在上面什麼肉都是很矜貴的。
 最失望是最後一餐,18元的鴨肉麵,哪知上來的是鴨湯麵,能吃的就最上面那一小塊,主要還是笨忍忘了教訓,在上面什麼肉都是很矜貴的。
IMG_20190922_164610a.jpg (127.14 KiB) 已瀏覽 6108 次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