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約旦自由行第3天---加利利海,戈蘭高地,拿撒勒
D3(8.8): TIBERIAS→NAZARETH
早上: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 、約旦河洗禮地(Yardenit)
以色列約旦自由行第3天---加利利海,戈蘭高地,拿撒勒
以色列約旦自由行第3天---加利利海,戈蘭高地,拿撒勒
- 附加檔案
-
- 早起到加利利海邊看看。
- IMG_6501a.jpg (94.42 KiB) 已瀏覽 5220 次
-
- 海邊度假酒店林立。
- IMG_6511a.jpg (150.59 KiB) 已瀏覽 5220 次
-
- 有些舊西式建築,不知會否與英國曾佔領有關吧。
- IMG_6507a.jpg (147.9 KiB) 已瀏覽 5220 次
-
- 約旦河洗禮地就在加利利海南端附近,早餐後就沿海邊過去。
- IMG_6568a.jpg (154.85 KiB) 已瀏覽 5220 次
-
- 約旦河是《聖經》描述的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標誌。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就是首先在這裡受了聖約翰的洗禮,然後才走上佈道傳教的荊棘之途。因此受洗儀式成了基督徒最開始的課題。除了是耶穌受洗之地,也是數個神迹顯現的地方,包括耶穌曾在河中治愈痲瘋病人。
- IMG_6547a.jpg (212.44 KiB) 已瀏覽 5220 次
-
- 千百年以來,約旦河已深深地滲透入歷史和文化之中,更是教徒心目中是神聖之河,故此是朝聖之旅的重要一站。自己雖非教徒,但能來到聖經裡提到的地方,感覺猶如到電影中的場景。
如非時間尚早,此處該會非常熱鬧,據了解不少教徒專程從全世界至此洗禮地朝聖受浸,世界各地教會更組約旦河洗禮團集體到此由牧師施洗。 - IMG_6550a.jpg (172.56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因為中東一帶都缺水,以色列和約旦也不例外,作為以色列和約旦的交界河,初時以為兩國都會拼命抽水,約旦河只會小溪那樣模樣吧,想不到都挺多水的,但不知會否與靠近加利利海有關。
- IMG_6557a.jpg (181.56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約旦河洗禮地入口,免費開放。
- IMG_20180808_093829a.jpg (237.89 KiB) 已瀏覽 5156 次
-
- 出入都要經過商店,比較特別是有很多瓶子賣,看來是要給信徒裝約旦河水回去的。據說英國皇室如有重要成員領洗,皇室都會用專機空運約旦河聖水,運回英國為孩童施洗,例如查理斯王子與威廉王子等都受過此等隆重禮儀。
在此也突然想到,猶太人當年逼死耶穌,現在耶穌卻為猶太人帶來不少經濟收益,耶穌不愧為聖人;但如非當年猶太人逼害耶穌,是否會有基督教也是個疑問,世事太奇妙了。 - IMG_20180808_093431a.jpg (181.06 KiB) 已瀏覽 5156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Re: 以色列約旦自由行第3天---加利利海,戈蘭高地,拿撒勒
上午: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
戈蘭高地南北長71公里,中部最寬處約43公里,面積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占領至今,聯合國在邊界設置緩衝區。國際上承認戈蘭高地為敘利亞的領土。
戈蘭高地南北長71公里,中部最寬處約43公里,面積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占領至今,聯合國在邊界設置緩衝區。國際上承認戈蘭高地為敘利亞的領土。
- 附加檔案
-
- 驅車上戈蘭高地上的Ofir Observation Point,在此能一攬加利利海全景。可惜今天空氣不算理想,否則該能清楚看到對面的提比利亞。
加利利海其實是湖不是海,只是傳統上稱為海。它周長53公里,長約21公里,寬約13公里,最大深度48公尺,低於海平面213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海拔第二低的湖泊(僅高於的死海)。 - IMG_6583a.jpg (131.4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由加利利海到兵頭山方向都是平緩上坡,突然有一山頭,該是目的地兵頭山了(Mt. Bental)。
- IMG_6614a.jpg (79.38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兵頭山免費開放,似沒有公交到達,如非自駕可能只能參團才能到此了。
- IMG_6623a.jpg (134.43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由停車場到瞭望點沿途有些可愛的卡通公仔,原來是一位荷蘭的藝術家用戰後的武器殘骸做成的,似是要告訴人們不要忘記戰爭的傷痛。
- IMG_6625a.jpg (171.75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即使在作戰前線也不忘種幾棵樹,這裡的植物似都離不開滴灌。
兵頭山海拔1165米,加上有些風,氣溫比加利利海附近涼快不少。 - IMG_6671a.jpg (204.55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兵頭山瞭望點,這在以前可是兵家必爭之地。
- IMG_6631a.jpg (121.34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瞭望點中央有一方位牌,顯示出此點離各個城市的距離,最受關注的是大馬士革---敍利亞的首都,也是此地的領主,離此只有60公里。
- IMG_6664a.jpg (141.16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手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大馬士革,如天色好據說能看到。
看他們那麼親切的舉止,那女仕可能是那些維和部隊的同鄉吧。 - IMG_6648a.jpg (146.12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山下是當年近千輛坦克混戰的眼淚谷。
整齊的農田是以色列控制區,再過去湖那邊就是敍利亞區了。 - IMG_6632a.jpg (100.67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右方山上那房屋據說是聯合國部隊的住宅區,在這裡上班、觀察兩國之間有沒有戰火。
在此剛好聽到一聲巨響,估計是炮彈聲,但該不是敍利亞打過來,該是敍利亞的內戰吧。 - IMG_6652a.jpg (113.42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隨著敍利亞的內戰及阿拉伯世界的內鬥,敍利亞想收回戈蘭高地看來是越來越難了。
1995年5月,敘利亞及以色列開始進行和談後,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態度發生轉變,以色列總理拉賓聲明,以色列可能準備交出戈蘭高地,以換取中東和平。
1999年1月26日,以色列議會以54票贊成對30票反對,通過了由以色列工黨聯合政府中的第三道路黨議員提出的關於以色列從戈蘭高地撤軍的「戈蘭高地議案」,但以色列仍繼續控制戈蘭高地。
2016年4月1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戈蘭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戈蘭高地將永遠留在以色列手中。 - IMG_6645a.jpg (163.76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山上除了戰壕還有地堡,今日也已成了觀光景點。
- IMG_6657a.jpg (197.15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山上還有一間大咖啡廳,借一借廁所便離開了。
- IMG_6656a.jpg (153.04 KiB) 已瀏覽 5219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Re: 以色列約旦自由行第3天---加利利海,戈蘭高地,拿撒勒
中午:五餅二魚堂(The Church of the Multiplication of Loaves and Fishes)
- 附加檔案
-
- 準備重回提比利亞午餐,途經五餅二魚堂。五餅二魚堂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北岸。顧名思義,這座教堂是為了記念耶穌用五個餅和兩條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而建立。
- IMG_6694a.jpg (144.12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早在主後四世紀末-五世紀初之間,一座小教堂已被建在這裡,後戰亂破壞,到了主後十九世紀末,初期聖地探索家重新發現此地,初步發掘的工作到了二十世紀初才進行,現在看見的教堂是1982年重修獻堂的。
- IMG_6677a.jpg (123.82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教堂的中心也是祭壇底下的石頭,後期傳說耶穌就是在這塊石上放置五塊二魚,祝福之後分給多人。
教堂祭壇的馬賽克,均屬主後四至七世紀的拜占庭時代。祭壇前的地板用馬賽克砌出來五餅二魚,是該堂的一大特色。 - IMG_6682a.jpg (135.82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教堂左右有些馬賽克,據說也有時代意義,據說早期的拜占庭教堂的馬賽克,只使用幾何圖案作裝飾,五餅二魚堂裡的馬賽克是最早開創先河,用動植物圖案作裝飾。
- IMG_6686a.jpg (179.6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來到加利利海,彼得魚是必嚐菜式。
話說當年耶穌門徒彼得為繳稅而煩惱,耶穌提議他去捕魚,並謂必有意外驚喜,彼得果然捕得鯽魚,魚的口中含着錢幣,剛好成為彼得繳稅的「及時雨」!
所謂彼得魚(Tilapia),即鯽魚,產自加利利海,比較多骨,但很新鮮,魚皮脆口、魚肉鮮甜,隨魚附上數塊薄餅,有魚又有餅,非常貼題的聖地午餐。
是餐140ILS,準備用信用卡,自動加到154 ILS. - IMG_6696a.jpg (117.84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臨走再到海邊看看,有些熱,還是晚上熱鬧些。
- IMG_6707a.jpg (144.9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遠方就是戈蘭高地,以前以色列邊界只在湖邊。
- IMG_6710a.jpg (100 KiB) 已瀏覽 5219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Re: 以色列約旦自由行第3天---加利利海,戈蘭高地,拿撒勒
下午:拿撒勒天使報喜教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Nazareth)
- 附加檔案
-
- 離開提比利亞,向拿撒勒出發,也就是耶穌的故鄉。
這邊比較有趣的不少村莊建立在斜坡甚至在山頭上,唔知點解?
在此也發生了一小插曲,臨到拿撒勒還車點時在路邊入了油,比較奇怪的是先刷卡再入油,入了183ILS的油,短訊通知居然扣了400ILS,後來才發現,租車點的工作人員也覺得有問題,但離車店關門(6pm)只剩不到一小時,無辦法回去問究竟,情緒也有些低落。 - IMG_6716a.jpg (69.31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後來請住宿的屋主代問,回覆只扣了183ILS,後來信用卡果然只是扣了183ILS,一開始短訊中的400ILS只是凍結數。
- IMG_6742a.jpg (98.33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拿撒勒似是一個阿拉伯人為主的舊城鎮,跟還車點的新城鎮對比很大,估計新城鎮是住猶太人為主的,因為當時情緒比較低落都沒拍一張新城鎮作記憶。
- IMG_6764a.jpg (129.51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拿撒勒最著名的景點是天使報喜教堂,據說是聖母馬利亞在拿撒勒的家原址,歷史上某天天使便是在這裡向童女馬利亞「報大好的信息」。眼前所看到的教堂已是第五個版本,建於1955-1969年。
- IMG_6755a.jpg (134.25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此教堂裡有上下兩個教堂,上面的大教堂開放時間是 08:00-18:00,來到已關門了;下面的洞穴教會(Grotto church)還未關門 (05:45-21:00),免費開放。
- IMG_6752a.jpg (119.82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據說這個洞穴就是馬利亞的家,天使報信的地點。
- IMG_6749a.jpg (121.21 KiB) 已瀏覽 5219 次
-
- 地下也一樣有以前教堂的遺跡。
- IMG_6750a.jpg (122.86 KiB) 已瀏覽 5219 次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