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

天亮了還是這樣黑,天黑了還這樣亮著.

回覆文章
頭像
stepheng
文章: 476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5, 2004 14:29
來自: 農村

科舉制度

文章 stepheng »

 一談起我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人們立刻想起“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敎人半懂不懂的”——魯迅筆下的人物孔乙己,他是作為科舉制度受害者的形象屹立於廣大讀者心中的。

 於是,“科舉”成了一個貶義詞,是帝制時代一種腐朽落後的、扼殺人才的取士制度。長期以來,它是被批判、否定的。其實,它還是有不少値得借鑒的地方的。

 可是,最早提出為科舉制度平反的是梁啟超。一九一○年他說“科舉非惡制也”,他還認為“此法實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發明也”。另一位在科舉廢後不久卻讚美科舉的偉人是孫中山。孫中山在各種場合一再稱讚中國古代考試的公平性,強調考試在政府選任官員中的重要性。後來並建立了民國考試院以選取公務員。

 今天,內地官員之選任仍採用上級甄別、選擇並任命的辦法,從大批貪官落馬的事實中已見其弊端。因此,我們須重新認識科舉的歷史作用和地位,不應將科舉制的功能和考試具體內容相混淆。就制度本身而言,科舉不愧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傑作。

 我們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審視實施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自隋朝至一九○五年),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建立了一個較完善的官員選拔體系;

二,建立了一個較完善的培養官員的機制;

三,考試的命題可以讓應試者有限度地自由發揮;

四,不考應試者品德素質,有點“有考無類”的味道;

五,形成了上下有序的管理體系,千多年來培養了十幾萬高級官員(進士以上);

六,為了應試,為了做官,大批士人背誦儒家經典,使儒家學說得到發揚光大;

七,獨尊儒家,使官場有了統一的管理國家的思想;

八,全國範圍、長期存在、基本公平。

 它總比世卿世祿制和察舉推薦制好些吧。

莫 名


FROM MACAO DAILY
2006/12/3
記錄美好,分享精彩。
回覆文章